
近日:永利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許和連教授、博士生成麗紅、孫天陽在《世界經濟》2018年第6期上發表論文《離岸服務外包網絡與服務業全球價值鍊提升》,并被編輯部予以該期刊封面推薦。
本文基于Wang等(2013)提出的雙邊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結合社會網絡分析技術,闡釋離岸服務外包網絡和服務業GVC網絡的基本特征,并将1995-2011年40個國家的服務業增加值出口貿易網絡重新解構為DVA、RDV、FVA和PDC網絡。在此基礎上,通過将網絡聯系廣度、網絡聯系強度以及網絡中心性指标納入計量模型,考察了一國離岸服務外包網絡特征對其服務業全球價值鍊網絡地位提升的影響效應及作用機制。
研究發現,離岸服務外包網絡中承接國網絡聯系廣度、網絡聯系強度和網絡中心性的增強對服務業全球價值鍊網絡地位的提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對服務業不同增加值網絡分工的影響存在差異,其中對服務業RDV網絡地位的促進效應最顯著,對DVA網絡地位的正向效應次之。其次,基于承接服務外包要素密集度的分組檢驗表明,一國離岸服務外包網絡特征對其服務業各增加值貿易網絡地位的影響,會因承接服務外包要素的密集度的差異而呈現異質性;基于社團結構的分組考察發現,歐洲社團離岸服務外包網絡特征對其服務業各增加值貿易網絡地位的正向效應要高于亞太社團。影響機制檢驗表明,生産率提高和技術外溢是一國離岸服務外包網絡聯系廣度、網絡聯系強度及網絡中心性影響服務業出口增加值網絡地位的中介變量。
相比現有研究,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第一,率先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構建離岸服務外包網絡。以往研究離岸服務外包程度的度量方式難以揭示各個國家之間的服務外包聯系,也不能準确反映夥伴國之間的服務外包流向,因而可能低估或高估離岸服務外包對服務業全球價值鍊的影響。本文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技術構建離岸服務外包網絡,并利用網絡聯系廣度、網絡聯系強度及網絡中心性等方面的拓撲指标,對離岸服務外包網絡中承接國的網絡結構特征進行分析。第二,吸收了貿易增加值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全球價值鍊使得貿易網絡的表述有别于傳統的框架,國與國之間的服務貿易聯系不僅僅是直接服務貿易額,還涉及到複雜的中間服務品貿易過程、隐含的要素貿易過程等,因此糅合社會網絡分析和全球價值鍊特征的研究,對于厘清現代服務貿易分工形式及服務貿易利益分配等有着重要的經濟意義。第三,創新性的将網絡聯系廣度、網絡聯系強度及網絡中心性指标納入計量模型,利用40個國家雙邊層面17個服務行業17年的貿易數據,基于各國的服務行業加總,考察離岸服務外包網絡中承接國網絡特征對其服務業增加值網絡地位的影響。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中國全面提升服務外包産業競争力和服務業全球價值鍊地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啟示,對加快促進中國服務外包升級,推進服務業向價值鍊中高端躍升具有重要意義。(肖力)
引申閱讀:
《世界經濟》月刊是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專業性學術刊物,創刊于1978年,是國内創刊最早的世界經濟類刊物之一。據2018年5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其複合影響因子為5.795、(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4.215。據2018年5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其影響因子為2.7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65名,在經濟學(101種)中排第3名。 2014年,《世界經濟》獲得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中獲經濟學類權威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