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永利李琳教授為湖南“十五五”規劃獻策

4月9日下午,省“十五五”規劃編制省政府參事省文史館員座談會在長沙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寄語大家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論述,緊盯新形勢、圍繞新要求、把準新舉措、創出新方法,加強前瞻性、戰略性、預判性研究,為高質量編制“十五五”規劃貢獻智慧和力量。座談會上,吳金明、李琳、陳文勝、彭立、饒育蕾、曹裕、王昶、楊虹、謝柳青等9位代表圍繞省“十五五”規劃編制提出意見建議。永利李琳教授作“五大路徑優化我省‘十五五’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主題發言,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毛偉明出席省政府參事省文史館員座談會并講話

李琳教授認為,“十五五”是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縱深推進的關鍵時期,因地制宜構建“科技創新+新質生産力布局”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将成為新時期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路徑,強化統一大市場建設下的區域聯動與協作,将是國家區域政策的主要方向。為了搶抓國家重大戰略和新質生産力布局的發展機遇,李琳教授提出優化我省“十五五”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五大路徑。

路徑一:放大“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在主動融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中提升區域合作聯動力

一是增強“一帶一部”區域聯動樞紐能力。以五大國際物流通道和貨運集結中心為重點,構建對接國家戰略的高效開放大通道,将“一帶一部”空間樞紐優勢轉化為聯動東西南北、融入雙循環的樞紐經濟優勢。二是創新融入機制與融入模式,提升融入國家戰略的韌性與區域合作的聯動力。探索重點融入與全域融入相統籌,虛拟融入與實體融入相結合,産業融入與平台融入相兼顧的融入機制。以嶽陽、郴州、衡陽為樞紐打造聯通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和産業外遷的“攔水壩”;依托懷化等陸港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強化與成渝雙城經濟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交流合作;做實做優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合作平台,打造“湘品出海”的重要基地。

路徑二:推進長株潭都市圈“同城化”,在聚力打造國家新質生産力發展先行示範區中增強“一核”引領力

一是以“一座城”理念推進長株潭一體化,打造全國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示範區和重要增長極。二是聚力構築科技創新策源地,打造新質生産力發展先行示範區。以湘江科學城和嶽麓山大學科技城為重點,高水平建設研發創新策源地,加快建設全國綠色智能計算産業先導區,探索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的全過程創新生态鍊湖南路徑,打造國家新質生産力發展先行示範區。

路徑三:提升“兩副”發展能級,在做實省域副中心“二傳手”功能中增強“兩副”輻射力

一是推進産業數智化綠色化轉型,提升“兩副”産業能級。以推進“工業互聯網+園區”建設為抓手,嶽陽重點打造萬億石化産業集群,衡陽重點培強輸變電裝備基地,打造全國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二是建強用活開放平台,在聯動區域合作中增強“兩副”輻射力。衡陽、嶽陽要按照“平台共享+科創飛地”模式,融入“一核”創新共同體建設,強化省域副中心的“二傳手”功能。同時,充分發揮嶽陽、衡陽聯動洞庭湖生态經濟區、湘南地區融入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樞紐作用,增強“兩副”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力。

路徑四:強化産業協作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在着力補齊大湘西“短闆”中提升四大闆塊協同力

一是突出差異化發展與跨域産業集群培育相結合,提升四大闆塊協同發展力。圍繞構建世界級-國家級-省級産業集群“雁形”體系,以跨域延鍊補鍊強鍊為主要方向,深入實施省内就地配套提升計劃,形成四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關聯緊密的産業集群發展格局。二是強化制度創新與自我發展能力提升,拉長大湘西發展短闆。完善重點生态功能區利益補償機制,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與發達地區飛地經濟合作機制,推動湘西地區做好“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建成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生态産業集聚區。

路徑五:優化“三帶”特色功能,在強化高鐵經濟帶互聯互通中提升“三帶”支撐力

一是強化京廣、滬昆、渝長廈三大高鐵經濟帶特色産業集聚功能,提升“三帶”産業承載力。二是強化“三帶”聯動協作,打造“以軸帶面”區域協調發展格局。通過搭建平台和信息共享,加強政策協調與市場整合,提升“三帶”對内主要城市的串聯協同力,對外優化資源配置與要素集聚力,形成“以軸帶面”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座談會現場

毛偉明指出,過去一年,我省參事文史工作堅持高站位服務大局、高質量資政建言、高水平統戰聯誼、高标準建設隊伍,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毛偉明感謝大家提出的真知灼見,他說,大家戰略眼光深遠,把握省情深入,專業素養深厚,民本情懷深切,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有關單位要認真研究吸納、做好成果轉化,高起點謀劃“十五五”各項工作。

“十五五”是湖南高質趕超、奮勇争先的蓄勢攻堅期,高質量編制“十五五”規劃至關重要。全省參事文史館員要充分發揮熟悉省情、經驗豐富的優勢,結合9個重大專題積極建言獻策,使“十五五”規劃更加符合中央大政方針、符合湖南省情實際、符合群衆所願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