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智力中國】李琳:關于推動雄安新區建設“反磁力中心”的幾點建議

94559e5c362b2fec3444ad5fa201e1db_meitu_1.jpg


李琳,3044永利集团教授,博士生導師,區域經濟學專業的學術帶頭人;湖南省政協委員,民建湖南省委常委,民建湖南省委參政議政委員會主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智庫專家,湖南省統一戰線首批智庫專家,長沙市政府、婁底市政府等地方政府智庫專家。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将雄安新區建設提到“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曆史高度。雄安新區建設的定位功能之一,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要實現這一目标,必須将新區建設成為與北京吸引力相抗衡的“反磁力中心”。

“反磁力中心”的理論源于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該學說認為現代的大城市憑借其在政治、經濟和交通等方面的優勢,像“磁鐵”般不斷吸引着人口和産業聚集,當人口和産業聚集程度超過了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時就會出現“大城市病”,此時,建立一個具有與大城市吸引力相抗衡的新城或新區(“反磁力中心”),成為解決“大城市病”的治本之策。要将雄安新區建成“反磁力中心”,必須将其建設成為交通更便捷、設施更完善、環境更美好、成本更低廉、經濟更繁榮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強化交通網絡建設——交通更便捷。

交通建設是“反磁力中心”建成的重要抓手。雄安新區地處京津保腹地,距北京和天津市區直線距離都約為100公裡,距在建的北京第二國際機場直線距離約為60公裡,目前新區隻在津保線上有白溝站和白洋澱站2個高鐵站,加之新區内部交通尚不完善,現有交通條件滿足不了“反磁力中心”的客觀要求。因此,必須在雄安新區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網,建立綠色交通體系。

首先,通過新建京雄鐵路、津雄鐵路等方式加強與京津之間交通的高效便捷聯系,同時進一步加強與京津保三市機場的“無縫對接”,進一步打通新區對外通道,這将對新區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其次,以建立綠色交通體系為目标,進一步完善内部交通系統。新區應以軌道交通為骨架提供客貨物運輸服務,以快速公交系統為主體提升可達性,以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為補充,建設末端出行綠色的交通體系。第三,依靠智能技術,構建智能交通系統。新區交通系統要以先進性、智能化為發展方向,充分利用智能化技術,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智能公交系統、智能物流系統、智能停車系統和智能共享單/汽車系統等。

2、優化設施配套——設施更完善

設施完善是“反磁力中心”建成的基本保障。雄安新區作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從其設立伊始就肩負特殊使命,所以它的發展注定與其他新區傳統的“先産後城”産城融合模式有所差異,設施配套建設得同步跟上才能增加新區的吸引力。

第一,要以建設現代化新城的标準,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嚴格按照新區規劃,堅持高質量完善供水、供氣、供電、道路、通訊、排污、洩洪等設施配套,加強物流配送和後勤服務等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新區人口和産業的承載能力。第二,貫徹以人為本理念,提升生活配套設施品質。要有預見性地考慮到新區居民和從業人員的生活訴求,堅持高标準引入餐飲、文娛、休閑、購物、醫療等生活配套,充分體現新區的人性關懷。第三,強化公共行政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新區公共服務功能,為入駐單位和個人打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務體系,充分保障和滿足新區建設發展之需。第四,創新城市配套建設投融資渠道,籌備新區建設必備資金。建議按照市場規律開展投融資體制改革,在以國有企業為主導進行設施建設的同時,适當發揮民營資本作用,從中探索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新模式,為新區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3、創建宜居生境——生态更美好。

生态宜居是“反磁力中心”的魅力體現。要把雄安新區打造成綠色生态宜居新城,必須堅持走生态優先、環境友好的發展新路子。

第一,要依法制定并嚴格貫徹實施生态治理和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對要落地項目做好環境影響評估,全面落實控制企業污染物排放的許可制,使經濟建設與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适應。第二,與白洋澱生态功能修複和保護相協調,科學規劃城市水資源,保障生産生活用水。白洋澱是華北之腎,雄安新區的生态之魂,也是未來雄安新區主要的水源供給地,新區建設必須将白洋澱生态修複和保護工作一并考慮進去。對于新區水資源供給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在新區及其周邊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與南水北調、引黃入澱等工程相統籌,并适時研究規模化海水淡化技術。第三,調整能源使用結構,防範和治理大氣污染。加快推進雄安新區煤改電、煤改氣進程,推廣使用新能源,預防和減少大氣污染。同時,要加強與京津冀其他區域聯防聯控,既要保證減少自身的大氣污染,又要共同防治由其他區域傳來污染。第四,建議探索形成以政府為引導,以企業主體、公衆參與和媒體推廣為主要特色的雄安新區環境保護社會機制。第五,建議由中央設立環境保護監督指導委員會,不定期抽查雄安新區的環保工作進展,并在新區設立常駐機構,随時督促新區走綠色發展之路。

4、嚴防房價暴漲——成本更低廉。

雄安新區現在如同白紙一張,發展空間充裕,土地租金低廉,開發成本優勢明顯,但是如果新區房價上漲較快,那麼新區開發程度低、發展成本低的優勢将會消耗殆盡,并最終導緻新區發展步履維艱。因此,保持房價穩定成了雄安新區建成“反磁力中心”的又一重要舉措。

首先,堅持先謀後動、規劃引領,深化規劃編制,加強“多規合一”,凸顯土地規劃精準性,使雄安新區裡的每寸土地都能在規劃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二,要加強對雄安新區土地和房地産管控,嚴格實施“五項”凍結,堅決嚴禁大規模搞房地産開發,嚴加防範炒房、炒地投機行為,嚴肅整頓地下房産交易市場,切實保持新區及其周邊房價的穩定。第三,借鑒新加坡等國家的先進經驗,實行以公租房和廉租房為主要形式的住房模式,從源頭上控制住房地産主導經濟發展的可能。第四,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及時通報解讀有關政策和文件精神,以正能量聲音引導群衆思想走向,防止群衆誤讀、誤解中央本意,避免出現過度炒作和盲目投機行為。

5、提升經濟質量——經濟更繁榮。

探索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是設立雄安新區的初衷之一,經濟轉型創新發展對雄安新區建成“反磁力中心”極為關鍵。雄安新區現有開發程度低,産業發展低端,産業體系不完善,經濟基礎薄弱,因此需要圍繞以新型産業體系打造為中心提升新區經濟發展質素,繁榮新區經濟。

首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高規格承接北京疏解的優勢産業。新區從北京承接的産業應該是不符合北京首都功能的優勢産業,諸如部分央企、高校、醫院、金融、信息技術和專業咨詢服務等行業,而對于那些産品附加值低、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低端産業要敢于說不。第二,突破性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強新區内生增長機制。新區應結合自身發展定位,突破性地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要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的氛圍,對創新創業給予扶持和激勵,培育一批創業基地、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和中介機構,培育新動能,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責任編輯:戚家坦

注:轉載該文請注明來源:77779193永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