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智力中國①】羅能生教授:湖南對接雄安新區發展的路徑選擇


羅能生.jpg

羅能生,3044永利集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嶽麓學者特聘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理論經濟學學術帶頭人和學科負責人,77779193永利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長江中遊城市區合作專家委員會專家,湖南省智庫專家。

主要研究領域:産權理論與制度創新,區域經濟與産業發展,資源環境與公共經濟,國際貿易與文化互動,經濟文化與經濟倫理。

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作出一項重大的區域發展戰略決策,其戰略定位和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新區是一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以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其次,新區是國家着力培育的一個創新驅動新引擎,黨中央适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态,力求在我國北方打造一個像深圳和浦東一樣的能夠帶動區域發展的新增長極。第三,新區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新區成為綠色生态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第四,新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區,新區建設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用全面的改革來推進新區的建設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區建設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标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經得起曆史和人民的檢驗。

c581efc1cdc9ad5335b0d2462fe256d6.png

雄安新區的設立、建設和發展,不僅将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産生巨大影響,也将對整個中國及其各個區域的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就湖南而言,雄安新區的發展至少将對我省産生三個方面的效應:

一是引領效應。按照中央的定位,雄安新區不是一個一般的經濟特區,而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五大理念”,“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将在這裡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因此,新區的發展對于我省積極推進創新驅動、開放崛起的新湖南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二是機遇效應。雄安新區總規劃面積達2000平方公裡,将建成900-1200萬人口的大型城市,固定投資可達3000-4000億元人民币,無疑是一個具有巨大投資、合作潛力的市場,我省在工程機械、超級計算、文化産業、北鬥導航等領域具有研發和産業優勢,将可以在新區大顯身手。新區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創新發展,将為同樣在追求創新發展的湖南提供多方面的合作機會。

三是擠出效應。新區巨大的市場機會,優越的政策環境,良好的體制機制,将吸引大量全國乃至全球資本、人才的流入,成為新的經濟和産業集聚中心,必然會導緻一些可能流入和已經存在于湖南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轉入新區,對湖南的發展帶來一定沖擊,需要認真對待,未雨綢缪。

面對雄安新區的發展的特色和機會,基于我省發展的需求和優勢,湖南應該積極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對接新區的發展。

第一是認知和觀念的對接。要及時全面了解和掌握雄安新區發展的信息,積極吸取雄安創新發展的新經驗。建議在省委、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設立雄安新區研究的專門辦公室或專門責任人,全面收集和分析新區創新發展的信息,定期為省委、省政府領導提供新區信息;省各級智庫組織專家,對新區及其與湖南的關系進行專題和跟蹤研究,提出湖南的對策建議。我省應積極吸取新區發展的新理念、新政策和新舉措,進一步完善和更新我省發展的觀念意識和政策措施。同時,湖南在兩型社會建設、産業創新發展、文化優化發展方面的經驗和政策,也可以提供給新區作為發展的參照依據。

第二是體制機制的對接。積極借鑒雄安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經驗,加快推進我省的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中央布局雄安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希望在這個新區中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的實踐。湖南正處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關鍵過程中,如何改革,怎樣深化,都面臨着諸多的困惑和難點。新區在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創新,将為包括湖南在内的全國各地提供一個樣本,湖南的體制機制改革可以在考慮湖南省情的基礎上對标新區模式,吸取新區經驗,這樣将可以降低湖南體制機制改革的成本,提高改革創新的效益,加快湖南轉型升級的步伐。

第三是産業發展的對接。基于比較優勢和協同發展的原則,創新機制,積極開展湖南和雄安的産業合作。如雄安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巨大,我省工程機械産業在國内處于領先地位,可以考慮和雄安合作,在新區建立工程機械的産業園區或合作組建公司的方式推進合作;雄安新區将以高标準來建設信息網絡,發展智慧經濟,我省在超級計算機、北鬥導航方面的産業優勢,可以為其發展提供産業和技術支持等。同時,雄安新區具有臨近首都、連接京津冀的區位優勢,具有國家特區的産業發展的政策優勢,我省通過與雄安的合作,積極在新區進行産業布局,無疑對于進一步拓展我省産業的發展空間,提升市場競争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四是文化發展的對接。發揮我省在文化、特别是文化産業和教育方面的比較優勢,利用雄安新區在文化發展上的新空間和後發優勢,積極開展和雄安新區的多方面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一是可以考慮采取“飛地模式”,在新區建立“湖湘文化産業園區”,借助新區作為國家示範區的輻射作用,把園區作為湖南文化産業拓展全國市場的一個重要基地;二是與新區各類文化主體共同開發和建設文化項目,如可以共建電視頻道,共同制作電視節目;共同出版專題叢書,推介湖南和新區的文化及改革發展;共建有特色的文化企業,合作推出文化品牌;積極開展演藝方面的合作,湖南演藝單位可以利用湖南有效的經營模式在新區拓展市場;三是積極開展教育合作。我省教育相對發達,新區急需大量人力資源,合作空間很大。目前,教育合作主要可以在兩個層面展開,一是湖南的各類職業學校,積極為新區培養定制的人力資源;二是湖南高校的培訓機構,積極開拓新區在職培訓市場,為新區企業幹部、黨政幹部進行高水平的專業培訓。

第五逐步健全合作交流的組織機制。其一,可以考慮與雄安新區建立地方政府間的正式的聯系機制,如長沙市與新區建立市區政府聯系年度交流會,選派幹部到新區交流任職等;其二,民間的商會可以在新區設立具有會館性質的辦事和服務機構,協助湖南企業在新區的開拓業務;其三,鼓勵和支持社會各行業積極和新區相應行業和部門建立穩定的聯絡機制,保持常态的、定期的交流活動等

責任編輯:戚家坦

注:轉載該文請注明來源:77779193永利新聞網

http://news.hnu.edu.cn/zhyw/2017-06-28/1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