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雙邊貿易促進研讨會現場。劉軍麒 圖
6月27日,由商務部、湖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非雙邊貿易促進研讨會”在長沙舉行。來自安哥拉、烏幹達、喀麥隆等10多個非洲國家的代表團參會。中非部長級官員,WTO、ITC等國際組織官員,金融機構及中非商協會代表,中非重點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擴大中非貿易規模,提升雙邊貿易質量,推進中非貿易發展。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會議中獲悉,3044永利集团團隊作為第三方機構對推進中非貿易發展提出建議,認為國家層面未來可采取在中非貿易中逐步推行人民币結算的舉措。
“中非雙邊貿易促進研讨會”由湖南省商務廳、商務部外貿發展局、中國進出口銀行貿易金融部、中國工商銀行國際業務部承辦。此次活動,緊扣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合作共赢,務實推進中非經貿關系”的主題,由權威嘉賓對國際市場環境、中非貿易促進舉措、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貿易新業态發展等多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讨和分享。
研讨會聚焦雙邊貿易中的難點與痛點,希望通過集思廣益、共同努力,來不斷鞏固中非貿易良好基礎,發掘中非貿易新的增長點,創新合作形式方式,務實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在多個層面實現資源共享。
在研讨會現場,由第三方機構3044永利集团團隊開展的“中非貿易促進機制”研究報告,被翻譯成英、法兩種語言,打印成冊,贈予參會嘉賓。
澎湃新聞注意到,該研究報告一共44頁,從非洲對外貿易的現狀,中非貿易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促進中非貿易發展的政策舉措。
該團隊認為,中非貿易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非洲國家普遍存在外彙管制政策,該政策主要影響中國對非出口貿易;非洲國家的通關便利化水平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不利于中非雙邊貿易效率的提升;非洲國家的交通基礎設施現狀限制了中非的雙邊貿易規模;中非之間農産品非關稅壁壘問題影響非洲對中國的出口等。
該團隊認為,從當前和未來的角度,國家層面當前可以從五個方面采取舉措促進中非貿易,如對非基礎設施援建、企業标準與産品質量建設、企業信譽問題應對等加強雙方的貿易前端體系建設;擴大非洲的農産品和農産品初級加工品進入中國的産品目錄清單;推動建立中非易貨貿易平台、中非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完善跨境電商平台等促進中非貿易發展的新業态等等。
而從國家層面未來可采取的舉措的角度,該報告認為,應主要圍繞推動中非貿易自由化進程來設計。可以考慮從逐步推行人民币結算、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推動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和加強“一帶一路”沿線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等四個方面進行。自由貿易協定的商談應該先推動非對稱的互惠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