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ZAKER潇湘:省政協委員李琳:将衡陽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首選 重構湖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

HBFRQ75HQ_@I2YEJ)0]F8EI.png



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湖南也正在實施 " 一核三極四帶多點 " 區域戰略,旨在打造 " 一核引領、三極支撐、聯動輻射 " 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如何快速推動湖南區域協調發展,在國家新一輪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中搶占先機培育新優勢,在加快融入 " 一帶一路 "、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崛起戰略中率先崛起。


省政協委員、77779193永利經貿學院教授、博導,77779193永利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琳認為,破解湖南區域發展中空間格局調整推進艱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途徑是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 " 一核 "(長株潭)與 " 三極 "(嶽陽、郴州、懷化)之間的 " 二傳手 ",構建以核心城市(群)為引擎、副中心城市(群)為支撐、多層級城市(群)" 共生聯動 " 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

重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

湖南為什麼要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李琳給出了一組有力的數據,來證明重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現實需要。近十年數據顯示,雖 " 一核 " 的引領作用不斷加強,長株潭占全省 GDP 的比重已從 37.3% 上升為 41.2%,但洞庭湖、湘南、大湘西的比重分别下降了 0.91.41.6 個百分點,區域發展不平衡态勢愈發凸顯。

李琳認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根源,是 " 一核 " 的輻射效應遵循随距離增加不斷衰減規律,其輻射版圖尚未強化拓展至覆蓋其它三大闆塊,西向(懷化)、南向(郴州)" 兩極 " 尚處于 " 一核 " 鞭長莫及的區域版圖邊緣,且西向 " 極點 " 本就是全省的塌陷下沉闆塊,難以承擔起輻射周邊的 " 極點 " 重任," 一核 " " 三極 " 之間傳導支點的缺失導緻 " 一核三極四帶多點 " 的戰略格局難以形成進而難以帶動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對此,她認為,全省迫切需要培育能有效承接長株潭并輻射帶動周邊地市的 " 二傳手 ",即省域副中心城市,搭建 " 一核 " " 三極 " 之間的傳導支點,構建以核心城市(群)為引擎,副中心城市(群)為支撐的多層級城市(群)協同驅動網絡,重構我省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同時,東部地區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的成功經驗以及中西部地區探索建設的顯著成效給湖南以充分啟示:要破解 " 一核三極四帶多點 " 戰略格局難以形成進而無力帶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之困境,必須搭建全省 " 一核 " " 三極 " 之間的傳導支點,實施省域副中心城市培育戰略。

李琳進一步舉例分析,放眼全國,東部地區有深圳、廈門、青島、大連、甯波等多個典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經濟、金融、科技、教育、文化等多維度輻射半徑早已超出市界、波及省界甚至國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力可見一斑。比如鄰省湖北,宜昌和襄陽自 2003 年在湖北省 " 一主二副 " 戰略中被确立為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來,經濟總量同步實現 " 五年翻番 " " 三年翻番 " 的突破性發展,地方生産總值大步跨越 1000 億、2000 億、3000 億台階," 二副 " 對全省 GDP 的貢獻率早已超 20%,分别成為鄂西南、鄂西北的重要增長極,改寫了湖北經濟版圖上武漢 " 一城獨大 " 的區域經濟格局,正逐步向 " 三足鼎立 " 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格局轉變,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戰略成效顯著。

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首選對象

那麼,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怎麼選,誰是首選對象。李琳認證做了一番研究,她根據實證評估結果,發現全省 10 地市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發育指數呈顯著三個梯隊特征,第一梯隊為衡陽、嶽陽、郴州、常德;第二梯隊為益陽、邵陽、永州、婁底、懷化;第三梯隊為張家界。其中,第一梯隊衡陽、嶽陽、郴州、常德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發育指數與第二梯隊拉開明顯差距,表明此四市在全省具有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明顯優勢,可納入全省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拟選對象。進一步對該四大城市的得分值進行多維度的深入比較,在四個拟選對象中甄選出最具優勢的對象。

從省域副中心城市發育指數看,四個拟選對象衡陽、嶽陽、郴州、常德的得分值分别為 12.07511.01610.80410.726,衡陽以 12.075 居于第一,與居第二的嶽陽差距較明顯,綜合發育指數優勢較顯著。從實力分指數看,衡陽以 4.694 居于第一,郴州 4.322,之後依次是常德 4.099、嶽陽 4.087,衡陽實力指數優勢較明顯。從潛力指數看,四個拟選對象的潛力指數得分嶽陽以 4.133 居于第一,衡陽 4.105 次之,常德 3.924、郴州 3.802 分别居第三、第四,衡陽與嶽陽的差距微小僅 0.028,處于同一水平,但與随後的常德、郴州拉開較大差距,表明嶽陽、衡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發展潛力高于其餘拟選對象。從帶動力指數看,四個拟選對象中,衡陽、嶽陽、常德、郴州得分分别為 3.2752.7972.7022.680 ,衡陽居于第一,嶽陽次之。

綜合以上分析,李琳認為,衡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發育條件居全省首位,顯著優于其餘地市,且具備潛在輻射範圍廣的客觀排他性優勢,為湖南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首選。通過将衡陽建設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全省 " 一核 " " 三極 " 之間的 " 二傳手 ",遠景實現長株潭 " 主中心 " 與湘南 " 副中心 " 的東南向合力拉動湘西闆塊上揚,助力重構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

建議:将衡陽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首選

針對衡陽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首選。李琳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認為,首先要明确衡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建議省委、省政府在 " 一核三極四帶多點 " 發展戰略中融入 " 一副 " 衡陽,明确衡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打造全省 " 一核 " " 三極 " 之間的 " 二傳手 ",遠景實現長株潭 " 主中心 " 與湘南 " 副中心 " 的東南向合力拉動湘西闆塊上揚,助力重構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同時,支持衡陽 " 四個中心 " 建設,多維度增強輻射帶動力。比如支持衡陽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在産業技術攻關、項目實施、人才團隊引進、創新平台建設、創新政策等方面加大對衡陽的支持力度。支持衡陽建設物流貿易中心。參照 " 中國物流之都 " 山東省臨沂市的扶持政策,将衡陽物流企業建設用地優先納入計劃,在用電、用水、用氣方面給予重點物流基地、園區、配送中心一定優惠,并在市場準入、規費減免、财政補貼、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支持。支持衡陽建設金融中心。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衡陽設立分支機構,設立創新投資基金、科技支行和科技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支持衡陽建設醫療衛生中心。圍繞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市中心醫院等三甲醫院建設全省首批醫療聯合體試點,發揮引領作用。

此外,李琳還建議,支持衡陽借勢 " 中國制造 2025" 試點城市,做優做強産業支撐力。支持衡陽聚焦 " 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先進制造業基地 "" 國内一流工業重鎮 " 的核心目标,做強電力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及新能源汽車、精密模具及機器人、現代物流及電子商務七大主攻領域,實施智能制造工程、綠色制造工程、領軍企業培育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創新載體建設工程、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七大重點工程,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産業發展試點基地,打造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區、優勢特色産業集聚示範區和老工業基地制造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潇湘晨報記者陳張書



相關鍊接: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a6d8f001bc8e01f1600011b



責任編輯:黃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