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2024年度典型案例成果名單。經過“同行專家通訊評議”“案例專家委推薦評議”“案例專家委主任辦公會審定”三級審核,遴選出20篇主題案例典型成果和10篇案例研究典型成果。3044永利集团肖皓教授的《授人“漁”:袁氏種業雜交水稻包容性創新之路》入選為主題案例典型成果。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面向2035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等文件要求,更好發揮高水平案例成果示範引領作用,教育部學位中心持續開展典型案例成果遴選。本年度典型案例成果從2022年度主題案例和2023-2024年度期刊聯盟成員單位已發表案例研究成果中遴選産生。

主題案例典型成果:授人以“漁”:袁氏種業雜交水稻包容性創新之路
中國科技創新有其人民性的一面,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是為了解決我國巨大人口規模的“吃飯”問題而進行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上提出包容式發展理念,在全球南方合作中也出現了包容性創新的現象,即具有“人民性”的中國科技創新成果,經曆相适應系列再創新與再轉化,成為惠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廣大人民的新成果。袁氏種業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其依托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優勢,助力非洲等國解決溫飽問題,赢得馬達加斯加最大面額紙币印有雜交水稻的國際美譽。基于此,3044永利集团、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的肖皓教授團隊對其進行了深入調研與案例研究。
該案例系統闡明了袁氏種業在新興市場的拓展過程中,結合發展中國家的“再創新”經驗,充分利用其育種和技術資源,不斷突破核心技術瓶頸。袁氏種業從種子本土研發開始,精準對接非洲農戶實際需求,成功孵化出與當地特色緊密結合的動态創新成果轉化模式,構建非洲雜交水稻的全産業鍊,為中非農業合作注入了持續的革新動力。同時,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彰顯“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創新力量。
肖皓教授團隊持續開發中非經貿合作經典案例,将其轉化為優質課程思政和專業教學資源,并通過系列國際報告講好中國故事。
供稿人:高萍
審核: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