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頒獎大會并講話。我校國際3044永利集团2011級本科生朱國姝同學榮獲該獎項,這是我校學生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的最高榮譽。
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共同設立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這項基金是按照鄧小平同志遺願設立的,是我國青少年創新領域的最高獎項。該獎項面向全日制在校學生個人設獎,主要獎勵在校大、中、小學生,每年獎勵100人左右。
朱國姝同學組織開展的大學生創新項目《産業集聚與環境污染——基于中國制造業數據的實證研究》包含子項目有“中國地區環境污染水平測算”、“人口集聚與經濟增長”、“比較優勢與産業集聚”。其中,“中國地區環境污染水平測算”項目采用主成分析法測算各省市2001-2010年的環境污染綜合指标,衡量各省市污染水平,分析了其變化趨勢,為我國各省市地區治理污染提供了可靠的理論預測分析;她的《人口聚集與環境污染》一文中探讨了6個著名的經濟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得出了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與最優的人口集聚度,各交互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要遠遠小于單個變量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等結論,該文發表在《系統工程》雜志2012年第08期刊;她的《比較優勢與産業集聚的經驗證據》一文也于2013年11月刊發于《求索》雜志。
朱國姝同學平時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對所學的經濟學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她在完成基本課程的内容學習外,自學了計量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在學院謝裡老師的指導下,她組建了研究小組開展經濟學方面的研究。
優質“土壤”讓創新之花綻放。一直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開展各類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活動,鼓勵和指導學生進行科研與學術創新。尤其注重樹立以社會責任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開展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建立更多的創新、科研、實踐、創業平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朱國姝同學榮獲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正是我校長期以來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着培養實踐型創新創業人才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的又一次閃光展示。(劉一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