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應邀講學

14.jpg

2015年9月21日上午,正是77779193永利新學期第一課,中國著名的中青年經濟學家、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和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銘教授,應邀來經貿學院做了題為“房價推升工資:中國的土地政策如何影響了經濟的競争力?”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經貿學院經濟學系副主任謝裡副教授主持。副院長侯俊軍教授、副教授肖皓、文嫮博士、助理教授華嶽博士以及經貿學院和金融與統計學院部分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30餘人旁聽了此次報告。

陸銘教授以缜密的邏輯推理和嚴謹的實證分析清晰準确地表述和論證了自己的觀點:2003年中國土地政策的改變影響了經濟競争力,房價通過成本效應推升了工資水平,由此,他提出了“劉易斯拐點會引緻工資上漲,但工資上漲一定歸因于劉易斯拐點?”的疑問,并以城市化率低和城鄉收入差距大兩個事實否定了中國進入劉易斯拐點的論斷。接着,他以2003年我國土地政策的變化為切入點,從建設用地指标管理、土地“招拍挂”制度和傾向于中西部地區用地指标供應等角度,詳細地介紹了由于我國土地政策的變化與傾斜而引緻的一系列問題。同時,他指出2003年土地政策的變化把東部地區的土地供應量壓縮了70%,從而導緻了2003年以後東部地區房價過快上漲,進而使得工資水平提高,工資受到房價的顯著影響。他分析得出工資和房價之間存在典型的雙向因果關系,即工資通過需求效應影響房價,房價通過成本效應影響工資。與之相反,我國中西部地區房價與工資接近同步上升。他認為,如果工資上升的原因是企業或行業勞動生産率的提高,那麼這是經濟發展的合理結果,反之,如果工資上升的原因是房價通過成本效應而産生的推升作用,那麼則會導緻過早産業升級和過渡資本化的後果。陸銘教授采用工具變量法,構建了完整的計量經濟模型,對上述觀點進行了實證驗證與分析,得到了打破常規思維的結論:2003年後向内地傾斜的土地政策顯著地推升了東部沿海地區的房價,進而推升了東部沿海地區的工資水平。由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是人口流入的主要區域,所以陸銘教授提出,土地供給要和人口流動方向保持一緻,集聚的發展更有意義。

整個報告會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會場座無虛席,講座會後還進行了問答交流環節,在場聽衆就相關問題與陸銘教授進行了讨論交流,陸教授精彩與細緻的解答博得了熱烈的掌聲。(肖力 張斐)

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