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9193永利區域經濟學發展曆程
一:公元2000年前的區域經濟學
塗西疇老先生:是原湖南财經學院也是湖南省區域經濟學的開創者。出版了《中國社會主義區域經濟》和《世界區域經濟研究》兩部專著。培養了第一批區域經濟學的碩士研究生。塗老還身體力行,開展社會調查與經濟實驗,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就将實驗經濟學的方法引入到區域經濟學的研究中。為六個縣制訂了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至今得到人們的肯定。
熊躍平教授是塗老科研團隊主要成員,繼承并拓寬了湖南的區域經濟研究領域。熊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縣域經濟發展、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出版了《老山邊貧縣城經濟發展探索》(總篡)(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12)、《縣城經濟發展理論、模式與戰略》(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縣域經濟發展評估研究》(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5)。
二、公元2000年以來區域經濟學的發展
2000年77779193永利與原湖南财經學院合并組建新的77779193永利,2002年成立3044永利集团,區域經濟學獲得了新的發展。
主要學術帶頭人及核心團隊:柯善咨教授(美國籍)、王良健教授、胡小娟教授(留學英國)、李琳教授、何鳴副教授(留學美國)、文嫮副教授(留學美國)、黃建歡副教授(留學美國)。
相關研究人員:賴明勇教授(留學日本與英國)、張亞斌教授(留學加拿大)、許和連教授(留學英國)、祝樹金教授(留學英國)。
柯善咨教授,主要從事空間計量及城市經濟學研究,主要合作者何鳴副教授。近年來一直緻力于區域經濟學的人才培養,在他的主持了建立了12門主幹課程的全英語授課體系,使永利的留學生教育體系得以基本成熟,培養了多位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在國際國内高水平學術期刊如SSCI源刊: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Regional Studies、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Asian Economic Journal及國内期刊《經濟研究》、《地理研究》、《管理世界》、《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統計研究》等發表了系列高水平論文。
王良健教授《區域經濟學的演變、體系及問題》(經濟科學出版社),區分了古典區位論、近代區位論與現代區位化,除了圍繞城市集聚、城市結構與經濟增長、區域經濟增長差距的擴散與收斂、産業區、技術外溢出和創新等問題,重點突出了現代經濟計量技術與方法、計算機專用軟件、空間模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在區域經濟學研究及區域規劃中的應用。王教授本人是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的特聘專家,參與了主體功能區等重要規劃的制訂。
李琳教授、文嫮副教授,主要突出區域經濟學與産業經濟學的交叉,研究産業集聚與區域發展問題。
賴明勇教授團隊重點研究現代物流與區域經濟發展問題。 在SCI、EI源刊《管理科學學報》、《中國管理科學》等高水平論文,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許和連教授團隊将FDI、利用外資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并引入現代網絡理論及方法,引入人文的空間結構概念,在國際及國内重要刊物如《管理世界》、《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 等産出了一批優秀成果獎。今年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理學部的資助。
祝樹金教授團隊将CGE模型引入區域經濟學的研究中,拓展與創新CGE并系統引入區域經濟問題的分析中,産出 一批高水平的論文,其中包括World Development,2013,51:221–233。
張亞斌教授團隊基于克魯格曼的新經濟地理學與“中心-外圍”模型提出了區域經濟“圈層”發展理論。主要成果:《城市群、“圈層”經濟與産業結構升級——基于經濟地理學理論視角的分析》、《經濟增長與“長三角”城市群經濟圈層的形成——基于四因素偏離-份額模型的分析》、《中心外圍理論與“3+5”城市群圈層發展模式設計》、《中國城市化陷阱與圈層結構升級》等在《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軟科學》等國内外重要刊物上發表。
總結:多學科交叉;方法與數據支持;國際化導向;面向社會需求。
(張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