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斌,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特聘教授。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會議副秘書長、全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務院學位辦國際商務專業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國際貿易學重點研究基地首席專家、77779193永利“985工程”“經濟開放與貿易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負責人、國際貿易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
長期從事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及宏觀經濟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招标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軟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省級社科基金重大項目5項,作為核心成員及子課題負責人實質性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課題6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世界經濟》、《中國工業經濟》、《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CSSCI與SSCI源刊發表論文140餘篇;與賴明勇教授共同主編《開放型經濟研究》系列叢書,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等出版《中國所有制結構與産業結構耦合研究》、《内生比較優勢理論與中國貿易結構升級》、《貿易強國目标與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等學術專著,入選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計劃并獲得重點資助;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共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成果獎1項。
1981.09——1985.06本科:湖南師範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5.09——1988.06碩士:湖南師範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9.09——2002.06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88——1992,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航空技術學院,政治與經濟教研系,講師;
1993——1999,湖南财經學院,國際經濟系,副教授;
2000——2001,77779193永利,金融學院,教授;
2002——2009,77779193永利,3044永利集团,教授,副院長、黨委書記;
2009——2018,77779193永利,3044永利集团,教授,院長;
2018至今,77779193永利,教授,研究生院院長。
《國際貿易學》《應用經濟學前沿》等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世界經濟、産業經濟及宏觀經濟研究等。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招标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軟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省級社科基金重大項目5項等。
[1]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球價值鍊背景下中美新型大國貿易關系與貿易利益研究,2018.10-,進行中,首席專家;
[2]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重大項目,中國物聯網發展戰略研究,2011.09-2017.01,已結題,首席專家;
[3] 中宣部文化名家與“四個一批”項目,中美貿易包容性發展問題研究,2018-,進行中,首席專家;
[4]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不均質大國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研究,2006.09-2010.01,已結題,首席專家;
[5] 國家社科十九大重大專項課題,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鍊中高端研究,2018.10-,進行中,子課題負責人;
[6]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标準治理與全球貿易規則重構研究,2017.12-,進行中,子課題負責人;
[7]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競争與互補關系研究,2016.11-,進行中,子課題負責人。
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世界經濟》《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CSSCI與SSCI源刊發表論文140餘篇;與賴明勇教授共同主編《開放型經濟研究》系列叢書,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等出版《中國所有制結構與産業結構耦合研究》、《内生比較優勢理論與中國貿易結構升級》、《貿易強國目标與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等學術專著,入選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計劃并獲得重點資助。
代表性專著、教材、論文:
[1] 張亞斌,易先忠:貿易強國目标與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2] 張亞斌:内生比較優勢理論與中國貿易結構轉換,獨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3] 王耀中,張亞斌: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4] 張亞斌,胡小娟,莫莎,王貴全,周迪安,新編國際貿易學,77779193永利出版社,2001。
[5] 張亞斌:中國所有制結構與産業結構的耦合研究,獨著,人民出版社,2001。
[6] Zhang Y, Jin P, Feng D. Does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ce the growth of China's industrial green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nt-seeking[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 51: 215-227.
[7] 易先忠, 包群, 高淩雲, 張亞斌. 出口與内需的結構背離:成因及影響[J].經濟研究, 2017, 52(07): 79-93.
[8] 歐陽峣, 張亞斌, 易先忠. 中國與金磚國家外貿的“共享式”增長[J].中國社會科學, 2012(10): 67-86+206.
[9] 張亞斌, 範子傑, 馮迪. 中國GDP出口分解及貢獻新測度[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5, 32(09): 21-38.
[10] 張亞斌, 範子傑. 國際貿易格局分化與國際貿易秩序演變[J].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5(03): 30-46+156-157.
[11] 範子傑, 張亞斌, 彭學之. 基于上遊延伸的中國制造業GVCs地域特征及變化機制[J]. 世界經濟, 2016, 39(08): 118-142.
[12] 張亞斌, 馮迪, 張楊. 需求規模是誘發本地市場效應的唯一因素嗎?[J].中國軟科學, 2012(11): 132-146.
[13] Chen J, Zhang Y, Yin Z. Education Premium in the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Marketplace: Evidence from the Big Data in China[J]. 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2017: 1-20.
[14] Alotaibi M B G, Zhang 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market orientation and export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J]. Applied Economics, 2017, 49(23): 2253-2258.
[1] 《開放型經濟研究》(系列叢書,共6本)由已故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先生親自作序,獲第十三屆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曾被列為中央黨校學員學習參考圖書;
[2] 《中國與金磚國家外貿的“共享式”增長》(《中國社會科學》)獲第十八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三等獎;
[3] 與歐陽峣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大國經濟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獲第十一屆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4] 《國際産業轉移新趨勢與中國産業結構升級》(與劉輝煌教授合作)獲湖南省第六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湖南省首屆優秀社科基金成果一等獎、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5] 學術專著《貿易強國目标與外貿發展方式轉變》(2013)入選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計劃并獲得該基金資助,獲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6] 學術專著《内生比較優勢理論與中國貿易結構升級》(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獲第十一屆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7] 《出口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模型及實證》(與賴明勇教授合作)獲湖南省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