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科學研究
新加坡國立大學陸毅剖析競争和貿易的福利效應

2015年9月9日,3044永利集团在行政樓401舉辦了第五十九期“嶽麓經貿學術論壇”。主講人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陸毅,就“Competitions and Gains from Trade: Assessing the welfare effects of China’s Improved openness during 1995-2004”作了一場精彩的講座。本次講座由肖皓副教授主持。

首先,陸毅老師提出貿易利益來源包括:生産率提高,企業加價(markup)降低,更高利潤(貿易的時間效應,即出口帶動收入增長,進而消費者購買能力上升),企業加價的分散程度降低(資源配置效率)。其中,後三者即競争和企業加價(利潤)的影響屬于競争促進效應。陸毅老師及其合作者在BEJK(2003)和Holmes, Hsu and Lee(2014)基礎上,基于企業生産率差異(CES生産函數)、企業Bertrand競争模型(定價取決于國内外市場第二低的企業)、企業加價取決于生産率差異等假設,将貿易利益拆分為:收入效應、生産率改進效應(Richard gain)、資源配置效應、加價(利潤)分配效應。基于1995 -2004年企業層面經濟普查數據,其指出1995-2004年,貿易的福利效應約9.4%,其中25.6%來自競争促進效應,資源配置效應22.2%,貿易的時間效應3.4%。在随後的提問環節,陸毅老師與永利師生進行了溝通互動,對同學們的疑惑給予了詳細的解答。最後,在同學們熱情的掌聲中第五十九期“嶽麓經貿學術論壇”落下帷幕。

陸毅,香港大學商學院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終身聘期)。 主要研究領域:國際貿易,中國經濟,微觀應用經濟分析。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World Economic Review》《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國際SSCI重點期刊發表約30篇論文。曾在北京大學,香港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日本IDE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上海财經大學等多處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及論壇講座。

  1.jpg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