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永利學生孫一君帶隊的學術調研小組成員在确定了調研計劃、制定了采訪問題後乘車來到了張家界市慈利縣苗市鎮。在鄉鎮幹部的引導下,小組成員于苗市鎮積極走訪、發放問卷,得到了第一手數據資料。
在苗市鎮,迎接調研組的是苗市鎮黨委劉副書記以及畢業于永利的選調生高副鄉長。劉書記在進鄉的路上耐心的為我們講解了鎮上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現流行的經濟模式。慈利縣苗市鎮位于澧水中遊和五雷山西部的崇山峻嶺中,東與石門縣接界,南與零溪鎮毗鄰,北抵澧水,西與零陽鎮接壤。全鎮轄24個村,1個居委會,289個村民小組,7076個農戶,農業人口達2.5萬人,總面積101.7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3147畝。全鎮形成了柑桔、水泥等衆多特色産業。以“石門柑桔節”為契機,近幾年通過發展和調整結構,優質柑桔種植總面積達15000畝,産量達10000噸,預計銷售收入達750萬元。
抵達後的第一站是苗市縣興旺村,興旺村的劉書記早早就在村公所等待着調研小組。在劉書記的帶領下,小組走訪了十幾戶人家,主要是無保戶、低保戶。發現家家存放柑橘,居民淳樸、待人熱情真誠。向他們自習詢問記錄了生活主要來源,子女生活等方面。
苗市縣2007年柑桔總産量達3.15萬噸,其中:柑桔2.4萬噸、椪柑2000噸、臍橙3500噸、柚類2000噸,總産值已達4000萬元,全鎮農業人口人均收入達1300元。苗市柑桔專業合作社于2005年申請并注冊登記“湘慈”牌,獲得無公害産品、産地認證,産品進入了國際市場,被全國總社和省社評為“示範專業合作社”,并入選全國總社“千社千品”富農工程和納入全省“新網工程”。現正在建設4個脫青庫、1個廠房、2個倉庫,今後必将為果農緻富作出更大貢獻。接着參觀了當地新建設的冷庫“長沙格拉索制冷設備”。
之後我們有幸與全鎮最大的企業——貴友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家進行了面對面訪談,并實地考察了該公司。張家界貴友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新型高效淨水劑環保材料系列産品的研發、生産、銷售、服務企業。公司始終堅持“以産品質量求生存,以技術進步求發展”的經營戰略方針,注重人才培養,擁有多名高級工程師和科技人員,并聘請長沙理工大學教授、淨水與淨水材料新技術研究所所長晏永祥博士為本公司技術總監,緻力于将企業技術打造成院校的産學研實驗基地。
企業法人代表甯國雄強調:“我們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質量為核心,銳意進取,生産技術和産品不斷創新,生産規模不斷擴大。”後期了解到,該公司生産的“藍洋”牌聚氯化鋁和聚氯化鋁鐵廣泛應用于生産飲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淨化處理。公司配備有優良的技術服務隊伍、水處理專家,實地解決水質處理難題和進行技術指導,更好地服務社會民生和城市建設。在未來的發展中,執着奮進的貴友人将秉承“品德立企、品質興企、品牌強企”的核心價值觀,高舉“讓大自然景色更美、讓人們身體更健康”的旗幟,緻力于打造環保企業領導性品牌。

最後,我們向劉書記詳細詢問了現在的工作措施,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重點建設1.5萬畝規模的柑桔主導産業,以創新機制為重點,推進工業企業發展,形成“慈利工業園”的基本框架,以增強發展後勁為目的,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退耕還林、沼氣建設、農村電網改造、農業綜合開發,抓好公路建設和小城鎮建設。“亮化、美化、綠化、硬化”街道,拉通“苗興”路,以财政增長為中心,切實抓好财稅工作,鞏固完善農村稅費改革成果,以改進政府工作為手段,進一步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鎮黨委、鎮政府堅信:在黨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縣委、縣政府正确領導下,經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奮鬥,苗市鎮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