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學生園地
【新生導論】張亞斌院長與新生談“時間·學習·責任”

20161011新生.jpg

2016年10月11日下午3時在二教401,學院邀請了院長張亞斌教授為新生做“時間·學習·責任”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為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新生導論課第四課。講座由2016級輔導員蔡婕萍老師主持,院黨委謝樹玉副書記、2013級輔導員周夢老師應邀出席。

首先,張院長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為同學們就“一寸光陰一寸金”進行全新解讀。張院長告訴同學們,不用在意此時同别人的物質生活差距。張院長語重心長地說:“你們都一樣年輕,所以一樣富有。”張院長向同學們提出了“時間銀行”和“時間投行”的概念,他指出,我們要主動有意識地把空餘的時間攢起來,投資健康,愛好,人脈,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那就是學習。

由此,院長引出講座的第二部分。院長指出,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學習能力的高低,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社會也正因我們的不斷學習而進步。張院長提出,學習能力的三個方面,教育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學習力,實踐力,創造力,結合金字塔學習模式,告知我們要打好學習的基礎,加強語言類、數學類、曆史類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再者提升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培養經濟學思維,金字塔的塔尖則是專業領域類的學習,亦屬于創造性學習。随後,張院長分享了學習和讀書的經驗,如何去分門别類的讀一本好書,如何精讀、如何泛讀等。在這裡,院長建議新生們多讀名人傳記,跟着成功者的腳步,走出自己人生的舒适區間,經曆學習區間和痛苦區間,這樣才能有所收獲,走向成功。

在第三主題,張院長以诙諧幽默的小笑話開題,生動地指出,人們在羨慕成功者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例如品牌是商家對消費者的承諾,是責任。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對于大一的學生,同學們首先要對自己行為負責,對生命負責,張院長動情的希望學生們能夠懷抱情懷,敢于為社會承擔責任,成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人。

最後,張院長與學生進行了積極互動,同學們提出了很多關乎社會實踐的現實問題。張亞斌教授不厭其煩,一一解答,由于時間的限制,同學們意猶未盡,傾聽到院長的諄諄教誨同學們收獲頗豐、受益匪淺。通過這次講座,同學們對待時間的支配管理、學習的新理解和責任感意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也對下一步學習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