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學生園地
經濟1601班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

2017年5月1日下午2:30,經濟1601班全體同學在水教205開展了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此次班會旨在讓同學們深入了解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落實和加強我國民族團結教育的各項政策,讓同學們在與少數民族同學的日常相處中能夠更加融洽,提高班級凝聚力。

首先,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同學米爾阿力木·麥麥提尼亞孜給大家介紹了他家鄉的風俗。維吾爾族是一個十分熱情而又好客的民族,每當客人來他們家裡作客時,都會受到熱情的招待。客人來到後,主人在門口熱情迎接,并熱情讓座,同時熱情地問候。維吾爾人招待客人的第一個程序是請客人喝茶。在喝茶時,要端出馕、方塊糖、冰糖、葡萄幹、杏幹、果醬及自己制作的各種小點心和餅幹。但同時,他們也有自己的禁忌:在飲食上,新疆穆斯林禁食豬、狗、驢、騾肉和猛獸猛禽的肉,忌食未經殺而自死的動物的肉,也禁食一切動物的血。

接着,來自廣西壯族的農皓枨同學也帶來了壯族精彩的文化風俗。他着重介紹了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壯語叫“窩埠坡”;雙龍垌”。意為到田間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擇配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産歌、季節歌、盤歌和曆史歌。除農曆三月初三,春節、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滿月、喬遷等時節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趕圩路上歌逢對手時,也可形成臨時歌圩。

班級的少數民族學生紛紛介紹自己民族的特色外,班級團支書、班長也介紹了我國關于民族團結政策的詳細解讀,通過此次會議,同學們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對提升班級和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有促進作用。相信在未來的長路,經濟1601班會成為一個更加多元、和諧、團結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