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學生園地
經貿院:民宿經濟初探索,鄉村建設新活力


為提升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引導青年大學生紮根基層奉獻青春,将經濟學課程實踐與課程思政相結合,3044永利集团“追尋初心,服務甯德”百所高校千名師生閩東行暑期社會實踐師生團于719-728日前往牙城鎮梅花村,圍繞民宿經濟建設的現狀、問題及未來規劃開展社會實踐。

初探梅花村在建民宿

牙城鎮梅花村距離鎮中心5公裡左右,位于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太姥山“山、海、川”三大主要景區的中心交彙處,背靠大層山,面朝大海,以其獨特的“山海間”景觀吸引了三家民宿投資公司。由于村委遷移至鎮上,大批村民搬遷,梅花村僅剩下6戶村民,據周翔副鎮長介紹到:“如果不是民宿的開發,我甚至都不知道有梅花村這個村落。”可見,民宿讓梅花村“起死回生”,如何更好的發揮民宿經濟效益,是實踐團的主要目标。

 

    丈量梅花村落,考察實地與民宿建設是實踐團的第一項任務。實踐團前往在建民宿的建設現狀、布局規劃、宣傳推廣等進行了深入學習,得知在建三家民宿皆為專業公司經營投資,租期15年,每家建設14間客房,将于年底對外營業。其中“右見山海間”利用舊房翻新改造成現代化居室,“漁村半舍”保留了舊房風格進行庭院式建設,“雲缦觀海”民宿則利用山海優勢新建一棟,三家民宿皆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意境,風格獨特,市場前景可觀。

 

梅花村民宿經濟建設的優劣勢

實踐團就如何将民宿開發與經濟建設融合開展深入調查,與多名鄉鎮幹部、村民進行訪談交流,挖掘諸多可市場化的元素。就景觀而言,梅花村上有“一層山”的茶園産業與最佳攝影點,下有“海豚石”的海螺采拾與海上休閑資源;就美食而言,梅花村海産品豐富,七都鲟、紫菜等享有盛名,農産品中苦柑、柚子、茶葉也極具特色,在保持原生态基礎上,将民宿與休閑娛樂、農業發展相結合,形成“民宿+”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其市場優勢。

 

由于梅花村民宿經濟處于初探期,要形成一定規模的經濟效益仍存在以下困境:一是梅花村距離鎮中心雖然隻有5.5公裡,但山路颠簸、路面狹窄,不利于後期開發與景點建設;二是本村村民人口極少年邁,且不會普通話,傳統文化與習俗大都失傳,未能挖掘到能夠凸顯當地特色的風土人情;三是除去在建三家民宿外,村委會、衛生站、餐飲店等都沒有,基礎設施建設亟待解決;四是當地青年人口大量遷出,未來人才引進、資金支持等皆是影響民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品牌民宿的經驗借鑒

為有效提升梅花村民宿建設的效益,實踐團前往牙城鎮渡頭村等口碑優良、具有品牌效應的已有民宿深入調查。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是“右見楊家溪”民宿,該民宿于20184月營業,以其簡約風格、溪邊風光的獨特優勢吸引了諸多消費者前來體驗,肖炜經理介紹到:“民宿要有高收益、好口碑,一定要以客戶為中心,全方位多方面進行考慮,也要與當地村民做好協調工作,共發展才能達到效益最大化。”

 

此外,實踐團成員就民宿消費開展線上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08份,根據問卷結果發現:梅花村民宿的消費群體目标主要為具有中高收入人群,其消費目的主要是休閑觀海、農家娛樂;消費者最為看重民宿以下三方面:一是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民宿的安全隐私;二是民宿服務質量。

 

據此,“要想富,先修路”是實踐團成員們重點提出的政策建議,在與牙城鎮副鎮長周翔進行反饋與總結過程中,成員們集思廣益,紛紛為梅花村民宿經濟建設提出新角度、新思路,如定位為“霞浦的桃花源”、融合民宿與當地苦柑、柚子、紫菜等特色産品、打造“四大缸”的餐飲品牌、吸引當地青年才俊返鄉創業等。周鎮長認真傾聽了成員們的建議後,對大家的思路予以高度評價,其表示未來将會對民宿行業出台專項政策予以扶持,并納入到鎮政府的“十四五規劃”當中去。

本次實踐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以經濟學視角與分析方法出發,學習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挖掘了當地民宿經濟的優劣勢,成員翁宇莎談到:“通過此次實踐,我們探索民宿現狀,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設方案,解決了心中的諸多困惑,也為能夠給當地經濟建設出力感到驕傲!”下一階段,實踐團成員們将會總結調查材料,完成調研報告,為梅花村振興新路徑出謀劃策,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