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黨群工作
侯俊軍教授課題組(标準治理與全球貿易規則)誠聘博士後

為進一步壯大專職科研隊伍,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增進學術交流,侯俊軍教授課題組誠邀國内外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人才來77779193永利經貿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


合作導師簡介

侯俊軍,3044永利集团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美國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訪問學者。湖南工商大學副校長。湖南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标準化專家委員會專家。長期緻力于标準治理與全球貿易規則問題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标準治理與全球貿易規則重構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基于标準競争優勢的中國貿易投資大國發展戰略研究”等多項課題。出版專著3部。


研究方向:

1)标準化治理;2)國際貿易規則;3)自由貿易試驗區;4)服務貿易。

拟招聘博士後人員3-5名。

申請者基本條件:1)近三年博士畢業,具有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國際關系專業背景者優先;2)具有流利的中英文寫作和閱讀能力;3)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具有團隊合作精神;4)工作時間為2年。


薪酬待遇

學校對全職博士後實行分類資助:

1.赫曦博士後:資助期限2-3年,薪酬52-54萬/年。

2.重點資助類:

資助期限二年,薪酬24萬/年,學院提供不低于3萬元/年科研經費。

3.一般資助類:

資助期限二年,薪酬16萬/年,學院提供不低于3萬元/年科研經費。

在站博士後可按規定申請國家資助博士後計劃。國家資助分A、B、C三檔。A檔為博新計劃入選者。獲得國家資助B、C檔,在享受重點資助薪酬待遇的同時,享受國家資助18萬/年或12萬/年。


其他:

1.按政策享受長沙市人才補貼(包括生活補貼和購房補貼13-20萬)。

2.在站期間學校計算工作年限,進站前無工作經曆的博士後人員參加工作時間從進站之日起計算。

3.博士後期間經學校評審後可認定副研究員任職資格(指标單列)。

4.享受本校教師同等科研成果獎勵。在站期間可在我校落戶,子女享受我校教職工子女入托、入學待遇。


申請方式

1.申請人員可随時聯系合作導師或向學院提出進站申請

2.招收流程及材料要求詳見網站http://postdoctor.hnu.edu.cn/info/1007/1411.htm

聯系方式

聯系人:侯俊軍 汪新華

聯系電話:(0731)88684628

電子郵箱:houjunjun@hnu.edu.cn jmjob@hnu.edu.cn

附:77779193永利簡介


辦學傳統優良,發展前景廣闊

77779193永利坐落于中國曆史文化名城長沙,前臨碧波蕩漾的湘江,後倚秀如琢玉的嶽麓山,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稱。學校先後進入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U.S.News最新排名位列全球第168位、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第11位。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調研,對學校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給予高度評價,提出了嶽麓書院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策源地的重大科學論斷。

學科布局合理,堅持人才強校

學校下設27個學院,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2大門類,形成了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人文社會學科獨具特色、生命醫學學科興起、新興交叉學科活躍的學科布局。擁有本科專業8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1個。化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學校現有教職工43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300餘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達297人次,其中兩院院士全職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9人次、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5人次,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3個,國防科技工業局創新團隊1個。

科研實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

擁有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8個(含共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台1個、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台1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3個、國防科工局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6個、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1個。近五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9項。學校堅持産學研相結合,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獲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知識産權示範高校。學校運營管理的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是第三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系統算力水平國際先進、國内領先。2023年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籌)。


了解長沙

環境秀美:長沙入選中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青山為屏、碧水穿城的山水洲城。

産業集群優勢:擁有工程機械、食品、新材料、電子信息、文化創意、旅遊、汽車及零部件七大千億級産業集群。

經濟好房價低:2023年湖南省GDP為全國第9位,長沙市經濟總量上“萬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中部城市首位,商品住宅均價位列中部省會城市最低,2024年新房均價1萬元/㎡元左右。

交通便捷:地處京廣、滬昆、渝長廈高鐵“米”字交彙點,高鐵直通23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集地鐵、磁浮、城鐵、航空-高鐵聯運立體交通于一體,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1小時到武漢,2小時到廣州,3小時到深圳、杭州、香港,4小時到上海,5小時到北京、昆明。

幸福宜居:連續十六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