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日上午,由共青團湖南省委、湖南省教育廳、省科協、省社科院、省學聯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圓滿閉幕。我校參賽作品共獲得3項特等獎(全省僅8個)、2項一等獎、4項三等獎的佳績,再度捧得“優勝杯”。永利許和連教授指導的作品《困境與期盼:農民幸福路在何方?——基于全國東中西部17個鄉鎮的調查》在湖南省36所本科高校共277件入圍決賽作品的激烈角逐中突出重圍,榮獲特等獎。謝銳、王臘芳老師指導的作品《創造與替代: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就業沖擊?》榮獲三等獎。
其中的特等獎作品由永利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孫一君同學擔任負責人,是永利本科生自動發起并自主開展的項目。項目曆時近1年,針對精準扶貧後農村居民仍然存在的幸福感缺失問題,對我國江蘇、山西、湖南、甯夏、新疆、山東、江西等地區的17個鄉鎮進行了深入調研,獲取了第一手數據庫,并結合專業知識運用多種數據分析方法探究制約農村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在此過程中很好體現了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擔當精神,體現了學生的學以緻用和創新意識。調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多家媒體的報道。
自2018年成立學院創新創業中心以來,着力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三大賽事為抓手,以賽促培。并根據三大賽比賽進程,組織開展了學院“創新創業選拔賽”,做好項目選拔和培育工作,并先後組織專家進行了多次賽前指導,同時不斷完善競賽管理方案和激勵保障制度,調動師生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為此次挑戰杯獲得優異的成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李曼、孫一君)
特等獎項目團隊
項目名稱:困境與期盼:農民幸福路在何方?——基于全國東中西部17個鄉鎮的調查
項目類别:哲學社科類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
報送單位:3044永利集团
指導老師:許和連
項目成員:孫一君、楊宇琪、張伽、高翔、張嘉豪、劉思成、唐露
項目簡介:本報告針對精準扶貧後農村居民仍然存在的幸福感缺失問題,以我國東中西部17個鄉鎮587個農村居民的調查數據為樣本,運用多種數據分析方法探究制約農村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農村老中青三代人存在不同的幸福困境:(1)青年人困于鄉鎮教育難有起色;(2)中年人困于沉重的家庭和社會壓力;(3)老年人困于養老和醫療資源匮乏——農村地區逐漸淪為“幸福窪地”并有惡性循環的趨勢。
針對農村地區仍然存在的問題,本報告運用多元統計分析的方法提取主成分,建立模型,實證分析了影響農村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分别從經濟水平、公共服務、政府公平、生态環境四個方面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研究成果為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提升農村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三等獎項目團隊
項目名稱:創造與替代: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就業沖擊?
項目類别: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
報送單位:3044永利集团
指導老師:謝銳、王臘芳
項目成員:楊正一、龔娟、韓慧敏、蘇萍、王昌荃、明希、王作燊、張奇
項目簡介:本文從供需角度出發,考察人工智能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并提出應對這種沖擊的措施。首先,從理論上,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影響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機理和影響渠道;其次,利用省級面闆數據建立回歸模型,分析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對全國不同行業、不同職業勞動就業的影響和存在的地區差異;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總結和預測未來勞動市場需求結構的可能變化。與此同時,文章結合我國教育培訓體系的現狀,深入分析我國勞動力市場供給狀況,探讨在人工智能新時代下如何應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結構的供需錯配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