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下:他們是紅衣“銀齡志工”(圖文)
創建于:2016-09-06 來源:長沙晚報 記者: 彭海英 通訊員: 文懷



8月27日,嶽麓山下東方紅廣場,77779193永利2016級新生迎新工作正熱烈地進行,迎新隊伍中,一群身穿紅色服裝,佩戴統一胸牌的老同志成為熙攘人群中一道亮眼的風景,隻見他們穿梭于新生與家長之間,熱情地答疑解惑、介紹校區、引導參觀……有好奇的新生湊到一位老者的胸牌前,隻見上面寫着:77779193永利“銀齡志工”志願者。
“銀齡志工”的緣起
說起77779193永利“銀齡志工”的由來,湖大原黨委副書記唐亞陽介紹:2012年12月他帶隊去台灣大學學習交流,在參觀校園時,發現帶領他們參觀講解的是一位滿頭銀發身穿志願者服裝的老教師,老教師在如數家珍的講解過程中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和源自内心深處的自豪感、幸福感,深深印在唐亞陽的腦海裡揮之不去,他由此聯想到77779193永利有大批熱愛母校熱衷公益的離退休老同志,何不組建一支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的校園向導志願者隊伍,把志願服務的生活方式與健康身體和幸福晚年融合起來?在唐亞陽的助推下,2013年夏天,一支由退休老領導、老教授和普通退休教職工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伍正式亮相校區。
忙碌要忙得有意義
銀齡志工協會會長、今年68歲的言利華告訴記者,銀齡志工協會自成立以來,在校園文化講解,校區幫扶活動以及校園巡視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三年來,銀齡志願者們承擔校區、嶽麓書院的講解一百多場,共接待參觀者萬餘人次。志願者也由最開始的三四十人發展到現在的78人。69歲的鄢益之老師為了做好每一場講解,除了積極參加講解培訓,還研讀相關書籍、在網上查閱資料,多次跑去嶽麓書院聽别人講解學習經驗,精心琢磨修改解說文字,針對不同的參觀對象,準備三份不同的講稿……言利華說,除了付出這麼多努力,對我們退休老同志來說,因為記憶力衰退,背解說詞也是要花很多功夫的。73歲的獨居老人陳老師,不幸摔傷盆腔骨及左踝骨,日常生活十分不便。銀齡志願者王世昌、肖雪芳、劉建利在得知消息後,隔三差五登門看望,并聯系一個班的學生志願者,專門為陳老師服務。
從經貿學院黨委書記崗位退下來的今年68歲的王世昌老師,身兼“銀齡志工協會副會長”、“湖大老科協副會長”、“校慶籌備組成員”、經貿學院退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還擔任了兩個本科班的“兼職班主任”,每天像個年輕人一樣風風火火、忙忙碌碌。66歲的肖雪芳老師,退休後承擔關工委工作的同時,仍熱心參加銀齡志工的活動,這位榮獲“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的老師說,我們經常彼此取笑,現在比上班還忙!但我們忙得充實、忙得快樂、忙得有意義。
收獲一份曆史使命感
言利華告訴記者,在擔任義務講解員的這幾年,自己在嶽麓書院給學生們講千年學府的沿革,講朱熹與張栻論學的盛況,也講抗戰期間湖湘學子的民族氣節與愛國精神,更用自己的理想情懷告訴年輕的學子們,進入大學才隻是人生的起點,應該用更加勤奮和努力的學習與追求,擔當起湖南人“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稱呼,年輕人每每被老同志的激情所感染,也有人聽了言利華的生動講解後感慨:自己在嶽麓山下住了幾十年,嶽麓書院來過無數次,從來沒有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湖湘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蘊。
言利華說,77779193永利校區有9處建築屬于國家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很多人在這裡生活學習多年,卻并不了解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77779193永利現在的辦公樓,曾經是1945年日本投降的受降點,當年,國民黨将領王耀武就在此地接受日本投降。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一曆史事件和這一曆史建築。我們要通過不斷地引領和講解,讓更多的人了解湖湘的曆史和今天”,三年多的志願工作,讓銀齡志工的志願者們在公益付出中收獲了感動,收獲了豐厚的精神内涵,更收獲了一份曆史的使命感。
金秋十月晚霞正紅,也正是麓山楓葉飄紅的好時節。剛剛忙完迎新工作的這些銀發老者們,又将驕傲自豪地站在千年學府的門前迎接新的一批參觀者。
《長沙晚報》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A7版
http://www.icswb.com/newspaper_article-detail-192708.html
責任編輯:戚家坦
注:轉載該文請注明來源:77779193永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