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3044永利集团祝樹金教授、鐘騰龍、李仁宇的學術論文《進口競争、産品差異化與企業産品出口加成率》在《管理世界》2019年第11期發表。

該文借鑒前沿方法,測度了企業—産品層面的生産要素投入,度量了我國企業産品出口加成率,并區分産品差異化程度,實證研究産品層面關稅降低導緻的進口競争對于企業産品出口加成率的影響。總體上,進口競争顯著提升了企業産品出口加成率,區分産品差異化程度後,發現其對異質性産品出口加成率有顯著促進效應,而對同質性産品出口加成率的影響效應不明顯;改變關鍵變量測算方法、樣本選擇、模型估計方法後研究結論依然穩健。進一步作用機制檢驗表明,進口競争對企業産品出口加成率的“價格效應”不明顯,但“成本效應”和“質量效應”的作用顯著,特别是通過提高異質性産品質量、降低同質性産品邊際成本影響出口加成率。相對而言,進口競争對出口中的外資和民營企業、進口企業、高市場競争程度産品企業,以及一般貿易産品和資本品的出口加成率有更強的影響效應。本文識别了進口競争影響出口加成率的差異化機制,發現了進口競争影響我國企業産品出口加成率的質量升級效應,表明進口競争有利于提升我國企業産品的國際市場勢力。
該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國内方面,我國勞動力、土地、資源、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升和供應趨緊,出口産品成本上升壓力增大;國際方面,全球總需求不振,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美歐等發達國家或地區推行“再工業化”,其他發展中國家依靠成本優勢搶占全球出口市場,内外部因素變化使得我國成本比較優勢不再持續,出口增長變得步履維艱。同時,目前國内生産供給與消費需求存在結構性脫節,進口需求增大,擴大進口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既定方向。事實上,我國自2001 年加入 WTO 後,大幅度降低了進口關稅。基于以上現實背景,該文研究了進口競争如何影響本國企業産品在出口市場上的競争力,在理論上厘清了進口競争影響企業産品出口加成率的效應和渠道機制;為企業應對進口競争、調整生産策略和提升出口競争力提供了政策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