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王臘芳:以創新強守正,在轉變觀念中推動課堂革命

       中國兩個一百年,需要更多有專業造詣的專業精英,需要大量有行業造詣的行業精英、業界領袖,更需要大批有終生學習能力、具備較高人文素養和高尚品德的人才,這既是國家“十四五”時期人才發展規劃重要内容,也是昨天上午段校長提到的學校“十四五”發展任務之一。學科教育追求的目标應服從、服務于國家和個人的發展方向與軌道。今天,我以經貿專業為例,就如何推進課堂革命談談我個人和學院的部分實踐做法。

        經濟學課程是“經邦濟世、富國強民”之學,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跨文化決策和領導能力方面,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性。近幾年,我和同事們不斷用新的教學理念、新技術,整合各類教學資源,推動傳統教學模式轉向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興趣為中心和以學習效果為中心的新模式邁進;促進“學科發展”“教師”和“學生”三方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共推77779193永利經貿專業教學煥發新的生命力。

       為了響應國家對高素質經貿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學生未來發展需要,我們強調從學生學習、成長和為人三個層次規劃人才培養目标。不僅注重引導學生繼承性學習,掌握顯性的知識;更強調引導學生提高反思性認知能力,去獲取隐形的知識,并将兩者進行探索性整合學習,以研究型導向,引導學生獲得興趣驅動性積累,成為在某個領域有造詣的人才,并通過持續的學習能力,為步入社會後的智慧性進步,奠定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傳遞正确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現代教學中,學科之間聯系弱、層級多,無法滿足新文科“打通人文科學;打通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讓社會科學的學生有很好的人文教育,人文科學的學生也要有很強的社會科學的理論方法和觀念認識”的學科融合、扁平化、多元化發展需要。為此,我們以守正促創新,以創新強守正,在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如何培養人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具體創新實踐有四個方面:思政牽引、内容建設、技術支持、基本功訓練。

       思政牽引:學院以 “立德樹人+專業育人”為标準, 特别重視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将課程育人價值的挖掘貫穿在教書的全過程。多次召開研讨會,組織完善課程思政頂層設計,制定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方案。我們成立了課程思政建設小組,組織集體備課、磨課,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把學位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列為核心課程,規定每一門核心課程組建 1 個思政案例開發團隊,共建經貿專業課程思政案例庫。打造示範課堂(5 門),推動經貿課程思政改革;并充分利用湖南省紅色教育資源,開展移動思政課堂,将“四史”教育、校史校情教育融入專業建設全過程。

       内容建設:習近平說過,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正确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确把握上。提高教學實效,基礎在教學内容,關鍵在以理服人。《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示範性課程,都對課程知識點進行創造性破壞與重構,在破壞與重構中傳承符合現代要求、符合中國發展特征的理論知識;通過基于現實世界的反思性認知和基于問題導向的探索性整合,審辯中西方經濟制度和文化差異;通過在教材中融入國際經典案例、中國經典案例、最新研究成果和熱點時事,搭建了大量基礎課程資源庫、特色課程資源庫、線上課程資源庫和其他信息化資源。引導大學生站在理論高度思考當今經貿問題,提升理論素養,為大學生增強理論思維進而達至科學的高峰打基礎、作鋪墊;同時也為提升經貿院學科競争力做鋪墊。這些努力,為學院打造了國家級一流線上課程和國家級視頻公開課共4 項,省級精品課和虛拟仿真實驗課3 項、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 5 門。

        技術支持/資源配置:為了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目的,大家轉變觀念,采用大量信息化技術和校内外資源改進教學,不僅創新了教學方式方法,也打破校内和校外資源壁壘,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我的國際經濟學B站單學期視頻播放次數超過2 萬人次。(1)我負責的《國際經濟學》用在線課程平台資源、MOOC課程、經濟仿真實操平台,來搭建授課、自主、探究和評價的教學閉環。其中,授課平台資源有四個。學校的教學中心課程建設起到統領課程的目的,能讓大家全面了解課程;超星學習通重在搭建每節課的教學資源,并通過超鍊接立體思維導圖,促進有效學習,以此實現課前、課中和課後的全閉環授課。同時,我還采用空中課堂進行答疑,将網絡化為三尺講台。智慧平台的使用讓教與學的效率更高。(2)為了突出教學重難點,我利用MOOC課程資源,不僅引進了優秀的同類課程慕課,還自建了精品課,将課程體系前沿化。多元化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興趣和參與度。(3)為了做到理實結合,我運用了大量統計數據,除了免費數據庫和學校引進的數據庫,學院還自建了 6 大系列特色數據庫,以及一些微觀的小型資料庫,為學生探究中國經濟故事提供了數據支撐。(4)為了解決量化不足的問題,老師們自主研發了中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學生可以通過設定模拟參數,可以觀察政策效應,也可以自行構建軟件模塊,研究更深入問題。學院還構建了虛拟仿真系統,學生登陸後通過選擇模型、設定參數可以自主求解,高效的解決現實教學中不可能、不可為和成本高的教學難題。(5)學院不斷強化校企協作,探索構建特色專業實踐體系,與一批龍頭企業建立緊密的産學研合作關系,建成18 個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兩個省級實踐和創新創業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基本功訓練:教學是教師教授與學生學習的共同創造性活動,是編織意義的過程。所以,人對人的教育,課程隻是載體,人品人格、家國情懷、思想方法、知識素養的傳遞,關鍵在人,包括教的人和學的人。踐行教書育人的教師,會将他承擔的任何課程做成品質,所以學院特别重視教師基本功訓練,(1)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教學比賽,以賽促教、以賽促研。(2)鼓勵中青年骨幹教師到外校進行教學技能再培訓,回來後對青年教師進行二次培訓。(3)組建青年教師工作坊,定期開展教學經驗交流會,以傳幫帶,促進學院教師共同成長。(4)學院也特别重視為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實際訓練,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以賽促學。(5)鼓勵學生加入導師科研團隊,激發科研興趣,提高實訓成效。

       未來展望:“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課程的關鍵在人,踐行教書育人的教師,會将他教的任何課程都做出品質。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的基本素養,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深刻的知識,更要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裡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流淌。”所以,未來一年,我們将繼續修煉己身,打造一流教學團隊和一流教學内容,繼續探索如何提高本科教學質量。

       (編者注:此文是王臘芳教授作為校雙代會代表在大會上的發言。          

         王臘芳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教授,先後榮獲湖南省信息化教學比賽二等獎、77779193永利優秀教師稱号、77779193永利教學優秀獎、第四屆全國國際商務專業學位創新創業精英挑戰賽優秀指導教師(2020);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文科組一等獎和“湖南省教學能手”稱号、第一屆全國國際商務談判邀請賽最佳指導老師獎、77779193永利首屆教學基本功大賽優秀教案獎(2019)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3;榮獲2016屆、2019屆本科優秀畢業指導教師和2018年本科畢業實習優秀指導老師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