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記者 賀迎春)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副主席、77779193永利副校長賴明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前應該理順勞動力市場,推動勞動力市場的轉型升級,實現人口二次紅利。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賀迎春)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副主席、77779193永利副校長賴明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前應該理順勞動力市場,推動勞動力市場的轉型升級,實現人口二次紅利。
賴明勇表示,過去30年,中國借助改革開放的春風,充分釋放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并在巨大人口紅利支撐下,中國經濟持續9%-10%高速增長。然而,目前我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同時我國勞動力市場也呈現出顯著的結構性特征,可能制約了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
賴明勇認為,這種變化主要為,從供給層面看,勞動力供給數量由無限轉為有限;從供給質量上來看,勞動者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整體提高。從勞動力需求層面來看,高速經濟增長不斷創造着旺盛的勞動力需求。
綜合勞動力市場的總供給與總需求,勞動力要素價格普遍上漲。從結構層面來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失衡凸顯,“大學生就業難”和“民工荒”現象并存。結構性失業是失業類型中最為棘手的。這主要是我國文化、教育和經濟體制的階段性博弈結果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表現。
賴明勇指出,在人口紅利消失的雙拐點特殊時期,如何啟動二次紅利,推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産業結構升級,關鍵在于理順勞動力市場,推動勞動力市場的轉型升級。勞動力市場信号反映了區域之間、行業之間、和不同職業之間對勞動力的相對稀缺性,因此,在結構性調整和穩中求進的指導方針下,勞動力市場必須做出更深刻、更全面的變革,以使各類型勞動力能進行更優化的配置和更多更好的就業,使教育有更高的經濟回報,使人才有更充分的流動,從而使勞動力市場能與經濟發展更有效地匹配。
賴明勇代表建議:
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構建更靈活的一體化勞動力市場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人口積聚能力強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加快改革戶籍制度,大城市要繼續發揮吸納外來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别是縣城和中心鎮要從實際出發放寬落戶條件,有序推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居住落戶,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要切實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無論是承包地換戶口,還是宅基地置換,都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充分考慮農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生計,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進行,決不能脫離實際,更不能搞強迫命令;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明确城鎮政府對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公共服務職能,加大相關公共支出力度,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鎮。
二、改革教育體制,促進人力資本的長期積累和升級
改革選才制度,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形式,讓學生早接觸專業課程,可行的範圍内,根據大學專業需求設置差别化高考科目,并進行差别化選拔;鼓勵職業教育發展,制定高職高專發展規劃,規範高職高專教學體系,平衡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資源,以“高技能職業人才”和“高知識研究人才”填補人才筐;樹立大學作為一個平台,引導教育供給主導型教育體制向需求導向型體制轉變,以知識為媒介,連接社會需求和學生個體需求的認識;借助創新2011計劃,鼓勵校企,校行協同創新,将學校知識比較優勢和企業或行業的技能比較優勢結合起來,培養複合對口的專業人才;提高高校教師教學的基本工資,提倡教育精神,激勵教學,做好教學,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将勞動力市場與大學教育密切聯系,建設大學生就業信息市場,降低勞動力市場信息不對稱的搜尋成本;政府應為農民工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拓寬現有職業技能資格考核和鑒定的範圍,組織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鑒定,以提高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争力。
三、适當放寬計劃生育政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人口增長的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抑制,目前我國總和生育率已經下降到約1.5,遠低于支持人口結構穩定的總和生育率2.1的水平,在人口老齡化大背景之下,适當放寬計劃生育政策已是形勢所趨。當然,對于計劃生育政策的放寬存在兩個較大的争議,一是擔心人口規模得不到控制,但多項調查表明,即使放開二胎政策,我國人口總和生育率也僅能提高0.2,而且綜觀世界其他國家的曆史經驗,總和生育率将随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趨于降低,所以這一點擔憂可以排除;二是擔心中國人口結構出現“老少兩頭大”的情況,這一點通過人口疊代模型可以得到印證,即如果放寬計劃生育政策,在未來三四十年間我國的人口總撫養率因為兒童的增加反而會上升,但最終至約2060年開始下降,所以如果着眼于國家的長遠發展,也應該開始适當放寬計劃生育政策。
四、匹配當前勞動力市場特征,大力扶持民營企業,服務貿易和城鎮化。
民營企業曆來都是吸納新增就業最多的部門,民營企業絕大部分屬于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提供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服務貿易通常需求大量有一定知識水平勞動力。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向,也可吸納大量的農村人口城鎮化。因此,站在提供勞動力需求的角度,在保障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權益基礎上,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服務貿易,推動城鎮化建設,可緩解大學生就業難、民工荒的問題,減少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浪費。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3-11/content_8469481.html
責任編輯:戚家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