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人民網:賴明勇代表:應搭建全國重要農産品價格綜合信息平台

[提要] (記者 賀迎春)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副主席、77779193永利副校長賴明勇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了《關于搭建全國重要農産品價格綜合信息平台的建議》,呼籲着手構建全國層面的重要農産品價格綜合信息平台。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賀迎春)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副主席、77779193永利副校長賴明勇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了《關于搭建全國重要農産品價格綜合信息平台的建議》,呼籲着手構建全國層面的重要農産品價格綜合信息平台。
《建議》全文如下:
改革開放30年,農産品的價格變化相對穩定,從“工農産品剪刀差”到“市場化逐步放開”,再到“與國際市場價格部分接軌”,規律較為明顯,基本反映了中國經濟改革的發展進程。然而,後危機時期以來,中國農産品價格波動表現異為劇烈和頻繁,牽動了每一個市場參與者的神經;這種異常波動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表現在農産品的長期供給,農産品供需協調,傳統定價與金融市場的協調等方面。在這些問題中,哪些是由于結構調整引起的,哪些屬于市場的缺陷,哪些是因為制度未能理順帶來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在某種意義上,農産品價格異常問題不僅關系到糧食安全與現代農業,也關系到居民福利與社會穩定,更是涉及到擴大内需、推進城市化,參與國際農産品市場競争等長期問題。
目前農産品價格波動所表現出的異常,主要受到供給、需求、市場、政府四個層面的多重影響。預計,随着國際國内經濟環境複雜多變和内部經濟結構深刻調整,農産品價格長期上漲和短期大幅度波動共存。
首先,中間投入與要素價格将居高不下,助推農産品生産成本。随着全球新一輪的量化寬松,世界總需求的複蘇,國際大宗資源品,如原油、煤炭、鐵礦石等可能會重新進入常态化的泡沫特征,進而引起農業相關的下遊産業,如化肥、農藥、燃料、水電、機械設備等農資價格總體呈上漲态勢。随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農業人口不斷下降,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同時,農業産業化資金滿足率不到30%,難以體現資本效率帶來的規模經濟,反而土地要素價格有所上升。如根據湖南省稻谷價格成本發布平台的數據,“十一五”期間我國稻谷生産成本上升了57.32%,遠遠高于稻谷價格上升的幅度。
其次,消費模式與城鎮化建設刺激農産品銷售價格的波動。消費者對農産品品味、種類、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關注,新概念的炒作,如綠豆的功效,地方特色農産品的宣傳,如陽澄湖大閘蟹等,食品安全問題,如日本核輻射時期的海鮮,均對當期農産品價格波動推波助瀾。随着國際原油價格長期高位運行,生物燃料等新型替代能源需求出現,直接刺激了如玉米等糧食需求。盡管我國生物燃料的發展未成氣候,但國際價格波動仍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到國内價格形成。同時,城鎮化帶來的結構變化,驅動農産品價格長期上漲。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帶動農村轉移勞動力從原先的農産品的生産者轉變為消費者,随着劉易斯拐點的來臨,農業邊際勞動力成本上升,剛性需求無法替代,形成了農産品價格上漲的持續推力。并且原先位于城市郊區的蔬菜生産基地也由于城市擴張等原因逐步遷往遠離城區的農村,流通環節增加、運輸成本上升等也助推價格進一步上漲。
再次,信息不對稱、流通鍊條與金融市場放大了農産品價格波動性。首先,農業生産的分散化、小規模化、低組織化等特征,農産品市場信息嚴重不對稱,形成靜态預期“蛛網模型”。市場信息判斷的非理性,特别是在新消費觀念的短期變化下,額外加劇了農産品價格波動。供給市場的調整滞後,造成長周期的生産與短期需求變化産生跨期矛盾。其次,農産品從農地到最終用戶的長鍊條加價行為,加劇價格波動。以一般農副産品為例,從基地收購,運往批發市場,再經過二級或三級批發,抵達各菜市場的零售商,再抵達最終消費者。期間,涉及生産者、批發商、零售商、政府、消費者等多個行為主體,包括生産、加工、檢疫、儲藏、配送等多個環節。除了基本運輸費用外,每個環節提供了一定的增值服務,則意味着加價行為。較長的交易鍊條除了使得生産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雙降外,還進一步帶來了供需信息的丢失,生産經營者無法掌握一手需求信息,進而加劇其價格波動。最後,貨币供給與農産品期貨市場的雙重作用,農産品價格偏離基本面。貨币的流通量決定了基礎物價,農産品期貨市場價格同時受到基本面的投資因素和市場波動的投機因素的影響。在交易信息透明度較低,市場存在顯著性壟斷性等結構條件下,貨币粘在供給相對需求反應滞後的部門對象,拉高這些部門商品和資産價格水平,放大農産品價格波動,偏離其基本面。
最後,事前幹預和事後補救的錯位引發“政府價格調控”的不到位。一方面,事前的補貼價格或平抑價格手段具有局限性,完全由政府控制農産品價格幾乎不可能。我國雖已經建立綜合性收入補貼(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和生産性專項補貼(價格支持政策,如最低價收購,以及生産資料補貼政策,包括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的糧食補貼政策體系,但受到WTO規則約束,政策操作空間不斷壓縮。另一方面,目前對價格調控的方式主要以漲什麼,控什麼為主,價格穩定後撤出,屬于短期價格幹預行為。從這些對農産品價格上漲的屢次政府表态和監管政策的效果上看,并未達到滿意的結果。這進一步表明,短視的調控措施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中難以奏效,而搭建一個全國性農産品成本價格平台,構建長效的穩定農産品價格機制,才是真正有效的工作。
上述分析表明,我國農産品價格的波動成因既有其規律部分,也有曆史時期的特殊性。歸納而言:
(1)農産品基本面價格受供需決定。長期價格方面,我國的城鄉結構調整決定了農産品的長期上漲。短期價格方面,波動性的基本面根源農産品本身的特殊性,即農産品的供給周期和短期需求調整的矛盾。
(2)農産品到最終用戶的真實價格,經曆了生産成本,批發加價,零售加價,流通加價,稅費加價,金融加價等多個過程。後危機時期,生産成本和金融加價的波動額外加劇了農産品價格波動,但長流通鍊條仍是目前真實價格波動的主要矛盾。
(3)農産品價格波動的矛盾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信息協調問題。即包括農産品本身的“蛛網模型”特點,也包括政府短視行為加劇的波動,更包括長流通鍊條帶來的供需信息丢失。
(4)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參與市場價格的短期幹預手段有限,效果較差。最優策略是參與市場機制的建設。
總之,穩定農産品市場價格,是一項需立足于開放經濟和糧食安全的兩大前提,理順各類主要矛盾,全盤考慮機制設計的複雜系統工程。其中,政府應該做的,值得做的,必須做的,是立足長遠,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盡可能發揮農産品價格信息集成、研究以及發布的信号作用,引導價格穩定,幫助科學決策。湖南稻谷成本價格平台自2011年正式發布以來,定期公布湖南省稻谷的生産成本、收購價格和大米的批發價格、零售價格及其變動情況,已形成一定規模,在農産品成本價格追蹤和預測方面積累了經驗,為全國性重要農産品成本價格平台搭建和推廣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建議參考湖南省稻谷價格成本發布平台的做法,構建全國層面的重要農産品價格(包括成本、收購、批發、零售價格)綜合信息平台,可以(1)引導農産品市場價格的輿論導向,提高農民或消費者的決策水平,易于促進農産品均衡價格的形成;(2)通過監測重要農産品的生産到消費全過程價格,有利于減少長流通鍊條下供需信息的丢失,把握流通過程的加價變化規律;(3)為重要農産品價格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持,幫助制定更科學的農産品價格政策;(4)利于形成全國統一的農産品市場,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進一步提升農産品國際定價權。一些補充建議包括:
(一)規範農産品價格測算方法,構建重要農産品價格數據庫
盡管農産品價格居高不下,但種糧農民的收益并不高。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對當前農産品生産成本的錯誤估計,包括成本低估、成本界定和測算模糊不清的問題。如勞動力成本長期被低估,國家規定統一勞動日工價要低于實際雇工價格;土地成本、生産資料成本和機會成本等概念的界定和測算均模糊不清。構築重要農産品價格數據庫,規範化和标準化從生産到零售各個環節的成本測算方法,還原各個環節的真實成本,編制價格指數,為重要農産品價格調控和趨勢判斷進行合理估計。
(二)支持重要農産品價格的研究工作
在重要農産品成本價格數據庫的基礎之上,開展重要農産品價格問題調研,建立重要農産品,如糧食、生豬價格等價格走勢分析模型,預測,預警、預測、預報對可能引起價格大幅度變化的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定期發布價格波動分析報告,引導農産品市場價格輿論導向。同時,加強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理論研究,測算重要農産品價格的合理水平,研究生産者的補償水平,完善事前的價格調控,發布研究成果簡報,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引導農産品市場價格向均衡方向收斂。
(三)建設重要農産品信息發布平台
建設重要農産品信息發布平台,包括平均價格、價格指數、新聞熱點、分析預測、政策法規、市場行情、供求信息等。這些信息的及時發布能引導市場價格的合理形成,有效避免投機行為,為生産者、經營者、消費者和政府提供決策服務。
(四)打造全國統一的大宗農産品交易平台
目前我國雖然已經是大豆等産品的第一大進口國,卻沒有定價話語權。造成中國大市場悖論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統一的交易平台,進而無法揭示出市場機制的真實供需,不利于參與國際市場博弈。因此,建立大宗農産品交易平台,一方面反映相對真實的供需力量(投資者對市場有相對充分的信息,否則面臨損失),另一方面,通過遠期交易可緩解長期供給和短期需求的矛盾,将經營風險的不确定性轉化為确定性的收益。最終,在此基礎上,建成全國統一的農産品大市場,形成農産品交易中心、結算中心、信息中心、定價中心、資源配置中心,推動農産品價格與國際接軌,并影響世界價格。但在發展過程中,應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注重實物交割,防止交易價格過度泡沫化。(賀迎春)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3-11/content_8469661.html

責任編輯:戚家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