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44永利集团組織師生實踐團共40餘人分為4組分别赴福建省甯德市賽岐鎮、長春鎮、牙城鎮和黃柏鄉等地調研。圖為黃柏鄉實踐團成員走訪當地企業。

賽岐鎮實踐團成員與物流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探讨交流。

長春鎮實踐團成員與當地商戶深度訪談,為後期調研報告撰寫打基礎。

牙城鎮實踐團成員與村民深度交流。
相關新聞:湖大學子閩東調研民宿經濟 探索鄉村建設新路徑
紅網時刻8月16日訊(通訊員 蔡婕萍 徐航天 記者 劉力)這個暑假,3044永利集团創新課程模式,拓展課程實踐,組織師生實踐團共40餘人分為4組分别赴福建省甯德市賽岐鎮、長春鎮、牙城鎮和黃柏鄉等地調研。今天,為期1個月的調研活動圓滿結束。
農村電商與産業融合現困境
賽岐鎮實踐團前往蘇陽村、象環村等5個村,4個葡萄、茶葉等産業基地和具有代表性的6家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與8名鄉鎮幹部、9名青年創業者和40餘名村民深度訪談。通過調查發現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已初具規模,但農村電商平台仍存在瓶頸:一是電商運營皆是“個體戶”,整合平台存在利益沖突;二是由于物流技術限制、農産品易擠壓損壞等因素導緻物流成本過高。
實踐團将所見所想與《區域經濟學》理論相結合,從市場可達性和市場腹地、規模經濟、主導産業選擇等方面對賽岐鎮建言獻策。
電商“入鄉随俗”現難題
長春鎮實踐團為調查當地電商發展可行性和制約因素等問題,前往武岐村、洪江村等6個村,3個海帶、紫菜等産業基地調查,與9名鄉鎮幹部、7名青年創業者進行訪談,并在當地開展村民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50餘份。經調查,當地電商發展模式的結構性問題較為嚴重:存在“大戶沒必要,小戶沒資金”的尴尬局面;其次,農産品以個體生産為主,單戶産量較小,缺乏規模經濟,造成當地發展電商的物流成本過高;再次,當地農産品以不加工、粗加工銷售為主,尚未形成産品鍊;最後,産品同質化嚴重,未能打響品牌。
據此,實踐團從産品和營銷提升、企業整合、電子商務新模式、旅遊業引流等方面提出建議,并與霞浦縣電商産業園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工作人員深入探讨與交流,增強了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的融合。
探索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徑
牙城鎮實踐團前往梅花村、渡頭村等4個村,走訪多家在建民宿與已有品牌民宿,與6名鄉鎮幹部、多名民宿負責人、10餘名村民進行深入探讨。經調查,當地民宿經濟仍處于初探期,形成經濟效益仍有以下困難:一是梅花村與鎮中心的道路路面狹窄,不利于後期開發與景點建設;二是本村村民人數極少,且多年邁,不會普通話,傳統文化與習俗大都失傳;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滞後;四是當地青年人口向外遷移現象明顯,未來人才引進、資金支持等均受到制約。
“要緻富,先修路”和加強宣傳是實踐團成員們重點提出的政策建議,成員們紛紛為梅花村民宿經濟建設提出新角度、新思路,如定位為“霞浦的桃花源”、融合民宿與當地柚子、紫菜等特色産品、打造“四大缸”的餐飲品牌、吸引當地青年才俊返鄉創業等。牙城鎮副鎮長周翔認真傾聽了成員們的建議後,對大家的思路予以高度評價,表示部分金點子将會納入到鎮政府的“十四五規劃”。
忖量鄉村産業升級新思路
黃柏鄉實踐團為研究如何就當地優勢産業升級以助力鄉村振興等問題,前往上黃柏村、下黃柏村、倒流水村等5個村實地調研,與5名鄉鎮幹部、數名種植戶詳細訪談,對40餘名村民開展問卷調查,走訪當地油茶基地、太子參基地等5個産業基地與相關企業。通過調查發現,當地的優勢産業近年出現困境。
實踐團從産品質量提升、市場營銷拓展、政府扶持力度增強、市場摩擦緩解等方面進行分析,建議由政府牽頭打造價格聯盟,增加農民對農産品價格的主導權;引導農戶進行種植産業的合理選擇,避免紮堆種植,緩解大小年的價格波動。實踐團認為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提高黃柏鄉經濟活力的主要路徑。
此次實踐活動以區域和産業發展政策、運輸成本和集聚經濟等《區域經濟學》課程核心内容為理論支撐,以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想為依托,就相關鄉鎮近年的自然資源與交通禀賦演化、産業集聚現狀與趨勢、區域經濟收斂、産業政策選擇等問題開展社會調研,以加深學生對《區域經濟學》理論的理解;同時,基于實地調查農村和鄉鎮發展現狀,助力甯德市鄉村振興戰略推進。
新聞鍊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8/16/581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