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榮譽院長賴明勇:修煉“科技内功”,打造懂技術的農民隊伍 | 2019全國兩會·湖湘問策

undefined



人物印象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燈塔村是賴明勇的對口扶貧聯系點,身為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主委,永利榮譽院長賴明勇多次到燈塔村,讓他印象最深的是“鄉村科技支撐太弱”。


在大批青壯年外出打工,僅有留守老人與兒童相依度日的農村,鄉村振興要謀發展,最關鍵的還是人才。“由于收入渠道窄、教育落後、基礎設施不足、文化設施相對落後等方面的問題,大多數鄉村吸引人才的條件存在不足,人才隊伍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賴明勇說。


培養懂技術的村民



2019年春節,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燈塔村的新農瓜菜産銷合作社種植基地,育苗人吳才進顧不上回家過年,他要守着自己的大棚育苗,培育的西瓜、甜瓜、黃瓜、西紅柿等作物成熟後全部銷往該縣以及周邊縣市。


undefined

2018年12月7日,賴明勇來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燈塔村,就脫貧攻堅工作進行考察調研。


鄉村要發展,培養像吳才進這樣的本地人學習農業技術帶動農業發展非常重要。而外在引進和内在培養共同發力,是多數農村破解人才難題的共同選擇。


鄉村科技薄弱,農民不懂農業技術,很難真正帶動産業發展。如何培養一支懂農業懂技術的人才隊伍?2018年,湖南省政府發布深入推進農業“百千萬”工程促進産業興旺的意見,“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内容之一。賴明勇介紹說,科技部門将通過招募科技服務團隊帶動10000名科技人員服務農業農村。


打造農村的技術強隊,賴明勇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關于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廳級幹部當村“帶頭人”



在湖南,有一個“帶頭人”故事讓賴明勇印象深刻——2009年,當過大學校長、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社科院院長13年的朱有志主動請纓去落後的農村。當時的朱有志牽頭負責國家課題“農村新型集體經濟”,需要經常到基層進行調研,他所幸請求到村裡任職,于是被任命為湖南省長沙縣開慧村支部第一書記。在朱有志的帶領下,村裡組建了水稻、水果蔬菜、機械等6個生産合作社,帶領社員種田、養土豬、建藍莓基地,提高了村民收入。整個合作社比以往散戶種植多賺了100多萬元。


undefined


“廳官退休兼任第一書記,朱有志的故事和他的創新模式給人思考。如何發揮鄉賢、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如何留住能人,解決後顧之憂?健康扶貧、産業扶貧、教育扶貧,都需要人才。”賴明勇說,目前鄉村人才短闆主要在實用人才方面,缺乏優秀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社會服務類人才。


新型農村,懂農業懂技術的村民是帶動農業發展的關鍵。


對話


►  《文史博覽·人物》(以下簡稱“人物”):對于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推動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您有怎樣的具體建議?


賴明勇:建議要建立适應農村發展的産業化人才隊伍。大力培養農村管理型和服務型人才,鼓勵出外打工的能人、農民企業家、大學生回鄉創辦農村科技合作社,開展規模化經營,并建立适應農村發展的職業經紀人隊伍和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起新型農村經營體系,開展專業的共性技術推廣、科技成果轉化、市場營銷、信息服務、技術培訓、農産品加工儲藏和農資采購經營等全程服務。

►  人物:建立培育農業科技創新應用人才隊伍,要如何實現?


賴明勇:針對目前基層農口站所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的現狀,建議采取公開考錄、聘用、高技術人才引進等多種形式,積極引進技術骨幹、優秀畢業生進入農業技術人才崗位,優化人才年齡、學曆和專業結構。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對于在農業科技推廣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從政府到單位都要給予重獎。提高科技人員待遇,增加農業科研推廣的艱苦行業補貼,改善農業科技人員工作辦公生活條件。


充分發揮星創天地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通過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進、培養創新人才,創建适合自己産業發展的科技創新團隊,建立自己的科技孵化器。進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适合農業農村發展需要的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當任科技特派員,大力推廣“農業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生産基地+農戶”等服務模式。

►  人物:如何“修煉内功”,打造一支新型農民隊伍?


賴明勇:要重點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和返鄉農民工實用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和能力。加強對涉農單位軍轉幹部、農村退伍軍人的農業科技培訓力度,重點培養他們的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能力。積極推動農業産業化經營與促進農民科技培訓結合起來,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技術培訓體系。鼓勵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及基層農技人員到農村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END -


策劃 | 楊天兵

統籌 | 黃琪晨

文 |《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唐靜婷 彭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