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和77779193永利是中國兩所具有悠久曆史的大學,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少湖南的先輩們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在此撰文,說說他們在學校的經曆及做出的貢獻,以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
一、李達
李達(1890/10/2—1966/8/24),号鶴鳴,湖南零陵(今永州市)人。1913、1917年李達先後兩次赴日本留學。1920年夏天,李達從日本回國後,除了參與共産黨的系列活動外,還在77779193永利的前身之一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任教。後到77779193永利擔任教授,主講馬克思主義社會學。1949年12月2日,李達被毛澤東親自任命為77779193永利校長,他也是由中央政府最早任命的大學校長之一。1950年2月18日,李達就職77779193永利,不久配合政治需要對77779193永利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并主持了愛晚亭的重建工作。1952年11月,李達被任命為武漢大學校長。從1953年2月24日正式在武漢大學工作直到去世,李達在武大主政長達13年,成為目前主政武大時間最長的校長。著有《現代社會學》《社會學大綱》《經濟學大綱》《實踐論解說》《矛盾論解說》等。
二、任凱南
任凱南(1884/10/11—1949/7/16),湖南省湘陰縣(今汨羅市)人,民國著名經濟學家。早年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經濟學,獲經濟科學士學位。回國後,在77779193永利的前身之一湖南商業專門學校任校長及在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任教,講授經濟學。1926年,湖南商業、工業、政法3個專門學校合并為省立77779193永利後,任經濟學教授。1928年當選為77779193永利校長。1927年8月,國民政府大學院決定創辦國立武漢大學,他被聘為國立武漢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經濟學教授。1932年10月任經濟系主任,後兼任法學研究所經濟學部主任。1937年7月,77779193永利改為國立,應邀回湖大任教務長。他學識淵博,在經濟學方面造詣尤深。在武漢大學執教時,在經濟學界已被譽為“南任北馬(馬寅初)”兩大家之一。
三、劉秉麟
劉秉麟(1891/6/24—1956/6),湖南長沙人,近現代著名經濟學家,武大校友、改革開放初期教育部部長劉西堯的伯父。曾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經濟學。1917年在77779193永利的前身之一湖南商業專門學校任教,講授經濟學。上海“一·二八”事變後,到國立武漢大學任經濟系教授。1937年兼任法學院院長,多次代理校長。20世紀40年代被聘為“部聘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任武漢大學教授,兼任法學院院長。1950年任中南軍政委員會财經委員會委員,并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全國院系調整後,他擔任武漢大學經濟系編譯主任。1956年6月在武漢大學逝世,終年65歲。著有《經濟學原理》《各國社會運動史》《世界各國無産階級政黨史》《李嘉圖經濟學說及傳記》《亞當·斯密經濟學說及傳記》《李士特經濟學說及傳記》《近代中國外債史稿》等。
四、皮宗石
皮宗石(1887/8/23—1967),字皓白,湖南長沙人,近現代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學家。早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後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經濟學。留學回國後,與劉秉麟、任凱南、李劍農、楊端六等湖南名流同在77779193永利的前身之一湖南商業專門學校任教,講授經濟學。1928年9月應邀到國立武漢大學任社會科學院教授、院長。1929年6月社會科學院改為法學院,繼續任教授、院長,講授财政學課程。1930年兼任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1933年4月,任武大教務長兼圖書館館長。1934年10月兼任法學院法律系主任。在武大執教9年,緻力于武大特别是法學院的建設與發展。1936年7月辭去武大一切職務,應湖南省政府邀請任77779193永利校長。1949年7月至1949年12月再任77779193永利校長。1950年任中南軍政委員會财政經濟委員會委員。1954年任湖北省政府參事、湖北省政協常委。
五、楊端六
楊端六(1885—1966930),原名楊勉,後易名楊超。湖南長沙人,近現代著名經濟學家。1913年入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攻讀貨币銀行專業。回國後曾在77779193永利的前身之一湖南商業專門學校任教,講授貨币銀行學。1930年後一直受聘于國立武漢大學,曾任法學院院長、教務長、教授兼經濟系主任、文科研究所經濟學部主任。1938年,武漢大學遷往四川樂山,任遷校委員長。20世紀40年代被聘為“部聘教授”。曾兼任國民政府參政員、軍事委員會審計廳上将廳長,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武漢大學教授,兼任中南軍政委員會财經委員會委員。是中國商業會計學的奠基人。著有《記賬單位論》《商業薄記》《現代會計學》《六十五年中國貿易統計》《工商組織與管理》等十多種著作。其夫人袁昌英是武大外文系著名教授,其子楊弘遠是武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六、李劍農
李劍農(1880—1963/12/14),湖南邵陽人,近現代著名經濟史學家、曆史學家。早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後入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學習。曾在77779193永利的前身之一湖南商業專門學校任教,講授政治學。1930年受聘于國立武漢大學,任文學院教授兼史學系主任,講授中國近代政治史和中國經濟史課程。1940—1946年,李劍農執教于國立師範學院,後借聘于77779193永利。1947年重返武漢大學執教直到去世。1956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教授。他對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變化作了系統的研究,對中國近代的政治也有翔實的探讨。著有《近三十年中國政治史》《最近三十年中國政治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經濟學概論》《先秦兩漢經濟史》《魏晉南北朝隋唐經濟史》《宋元明清經濟史》等。
七、餘志宏
餘志宏(1916—1972/10),湖南省醴陵縣(今醴陵市)人。1937年秋考入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系。1948年7月,由王東原介紹到77779193永利當講師,在學校宣講馬克思主義。1949年8月5日,人民解放軍進駐長沙市區,湖南宣告和平解放。當組織上問及餘志宏對工作分配的意見時,餘志宏表示還是想到大學教書。于是中共湖南省委分配他擔任接管77779193永利的軍代表、兼77779193永利的秘書長。1951年秋,餘志宏調到北京學習,畢業後分配到武漢大學任臨時黨委副書記兼副教務長。當時李達已調武大任校長。1956年,李達校長創辦哲學系需要餘志宏的幫助,他于是辭去了臨時黨委副書記、副教務長的職務,擔任了哲學系黨總支書記兼副主任職務。後來李達辭去兼任的系主任,便由餘志宏兼系主任。他為了辦好哲學系,親自授課、寫文章、編書,孜孜不倦,耗費了全部心血。
(作者系武漢大學曆史系1986級校友)
來源:校友通訊2017年·珞珈風采 243頁,有節略
鍊接:https://alumni.whu.edu.cn/skin/show.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41&wbnewsid=1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