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永利概況
黃士衡:商科學長變校長,力推湖大國立

文|向敬之

1926年2月1日,湖南商業專門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與湖南法政專門學校,在嶽麓書院的基礎上,正式合組建成省立77779193永利。

為了實現這一個“省立”,湘人自1912年開始,由省府都督牽頭,社會賢達群力,先後三次設立籌備處,曆時15年,“拟就嶽麓書院舊基創辦77779193永利”,卻長期“因軍事倥偬,學款未集,議定而事未卒行”(《77779193永利一覽》,民國十八年),直至此次方能實現夙願。時人有雲:“就書院基礎改建大學之計劃,印入吾湘人腦海,則由此與日俱深矣!”

77779193永利正式定名,初設科、系兩級,共有理科、工科、法科、商科4科(是年8月,增設農科),符合教育部1917年《修正大學令》規定“設二科以上者都可稱大學”的綜合大學标準。科下設8系,即理科的化學系、數理系,工科的土木系、機械系、電機系,法科的經濟系、法律系,商科的商學系。張渾為商學系系主任,而黃士衡為商科學長。

這個學長,可不是今日常見的對同學或前屆同學的尊稱,而是指過去主持學科事務的人。凡看過電視劇《覺醒時代》的觀衆,都該很快記起蔡元培發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不久,聞在上海主編《新青年》的陳獨秀來京,三顧其寓居旅店,甚至在大雪飄飄的寒風中,守在走廊上等候,最後感動陳獨秀出任北大文科學長。

學長,就是代表學校管理學科的第一責任人與帶頭人。黃士衡能夠出任77779193永利首任商科學長,除其學界聞名外,主要還是他乃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校長,于1925年11月、1926年1月,相繼被湖南省長趙恒惕任命為77779193永利籌備處委員(8人)和行政委員會委員(10人),直接參與了77779193永利的定名與組建。

不僅如此,他還與主持私立明德大學校務的副校長向紹軒精誠合作,将明德商科并入湖大商科,迅速壯大了湖大商學的師生隊伍和發展力量。

而他作為湖南商專校長,則是1924年因第四任校長任凱南病辭而接任的。

此前,其為成都高等學校教授兼文史系主任、上海南方大學教授。任凱南1922年接任校長時,商專陷入發展低谷。1919年,首任校長湯松參與毛澤東組織的驅張運動,遭時任湖南督軍兼省長張敬堯追捕而被迫辭職離湘,繼任校長孫孔厚、蔣國輔迫于政治壓力而并未建樹等情況,導緻商專發展停滞不前。任凱南上任伊始,向全國邀約好友名師前來支援。黃士衡欣然來到長沙落星田(位于今天長沙芙蓉區,北起五一大道,南止東慶街),成為了湖南商專的一名教授。

2

黃士衡和任凱南一樣,都有着考取官費留洋的經曆。

不同的是,任凱南于清末以品學兼優補廪生(第一等秀才),考入湖南高等實業學堂畢業後,考取官費留學日本,進入早稻田大學深造,後來回國因北洋政府的迫害,而再度東渡日本,繞道前往英國倫敦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而黃士衡曾短暫就讀于湖南省立高等中學校(後改為湖南省立一中,今長沙一中)和廣益中學(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前身)大學預科後,于1913年赴美留學,相繼獲得埃阿瓦大學文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曆史學和政治學碩士學位。

對于黃士衡的留學經曆,黃士衡之子、77779193永利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老教授黃天澤在文章《傑出教育家黃士衡》中,是這樣追憶乃父風采的:“留學期間,他不局限于僅僅獲取知識,而是盡量擴視野、廣交遊,用曆史的眼光來對比審視弱國和強國的差距,當時就已充分認識到必須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以作為立國強國之本。此時他已有條件融中西學于一體來仔細地觀察人家是如何做人、治學和處世的,從善如流地吸取人家的長處,既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參考借鑒,也有失敗的教訓值得引以為戒,凡此等等都是從書本上學到的,從而為歸國以後從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文史拾遺》2014年第3期)

生于晚清中國離亂之際的書香門第,黃士衡繼承湘中先賢魏源“睜眼看世界”的精神,身處繁華彼岸,思考祖國積貧積弱的現狀,尋找救國的教育之路。

1918年,未滿30歲的黃士衡,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友胡适任總編的《留美學生季報》第1期上發表《論中國内亂頻仍之主因》,由反對袁世凱的竊國罪行談起,旗幟鮮明地嚴厲譴責北洋軍閥的禍國殃民。雖然比黃士衡提前一年回國的胡适,曾公開宣揚自己“二十年不談政治”,要在“思想文藝上替中國政治建築一個革新的基礎”(《胡适文存》二集卷三《我的歧路》),然而,從胡适此時推出抨擊北洋外強中幹的黃士衡政論,亦可見黃士衡的觀點,契合胡适追求在以思想文化變革為主導的社會改造的需求。

至于黃士衡是否也如胡适,受過哥倫比亞大學榮休教授杜威鼓吹、且于當時獨領風騷的實驗主義影響,并沒有書面材料證實。而從随後黃士衡在《留美學生季報》當年第4期和翌年第1期,連載《中國人患問題之解決》一文的情形來看,年輕的黃士衡雖然身處萬裡之遙的海外,卻實事求是地觀照中國社會與國情。

這是中國學術界早期讨論人口問題的重要文獻。許康教授主編《百年名校 商學弦歌——77779193永利商學110年》評價:“這是20世紀初期中國學術界最早讨論人口問題的文獻之一。能與該文共拔頭籌的,僅有兩部(篇),即高元發表在國内《法政學報》(1918年第3期)上的《駁馬爾撒士人口論》一文,以及陳長蘅(1888—1987)的專著《中國人口論》(1918年)。”

1920年夏,黃士衡回國,于8月應湖南省學生聯合會做了“人口問題”報告。湖南《大公報》8月31日、9月1日,連載該報告内容。

黃士衡接掌湖南商專後,将湯松—任凱南推動的歐美商學教學模式進一步弘揚,同時積極響應湖南省府籌辦創建77779193永利事宜,最後達成心願,在湖南建起了第一所綜合大學。他除了從事商科學長管理工作外,還給學生們進行曆史學和國際法教學。

此後,黃士衡曾于1927年7月、1929年2月,兩度出任湖南省教育廳長,在全面改革湖南教育工作外,對湘中最高學府77779193永利的發展也極為關心,努力幫助加強學校實力和提升整體水平。

1992年11月25日《77779193永利》校刊第4版曾刊載李達聰《改校為院的風波》一文,提及1930年,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拟以77779193永利每月經費僅1萬餘元為由,拟予降格,即改大學為學院,枉顧是年2月湖大遵照教育部《大學組織法》與《大學規程》,已将原有“科”改為“院”、建成3院10系的既定事實。作為教育廳長的黃士衡,在會上據理力争,指出“湘省向來注重效率,以較少的錢辦較大的事業”。

1930年,77779193永利恢複因大革命失敗停辦幾年的商科教育,在文學院設立商學系,并将原政治系與經濟系合并為政治經濟系。雖然沒有材料直接證明黃士衡的極力支持,但從第二年秋曹典球繼任湖大校長後,迅速突破當時北京大學和中央大學排除商科的程式禁锢,當即恢複商學系面向全國招新的事實來看,自然少不了教育廳長黃士衡的鼎力襄助。

黃士衡對77779193永利與湖大商學,是深有情結的。他身處官場,無意夤緣而上,始終保持着教育救國的知識分子的道德理想主義,即便1929年冬,國民黨中央委任他為湖南省黨部指導委員會委員,他也是三次電辭,堅不就職。最後于1932年,主動辭去教育廳長一職,回到77779193永利做一名政治經濟學教授。

3

1936年1月,77779193永利校長胡庶華辭職,省府呈請教育部批準,由黃士衡繼任。黃士衡為繼任凱南之後,第二位出任湖大校長的湖南商專校長。

身為校長,他仍以粗茶、淡飯、布衣過生活,甚至将兼職省府委員兩年薪酬全部捐給77779193永利,為學校在城内犁頭銜修建了一所辦事處房屋。雖然任期隻有短短一年多,然其進行了三次繼往開來的改革,對于77779193永利的發展極具影響:

一、他上任伊始,積極推動湖大由省立改為國立,于1936年春專門成立了77779193永利國立促進會,正式開展湖大國立運動。雖然此前,胡庶華與省教育廳長朱經農已開始謀劃,也多有部分師生代表呈文教育部,籲請改為國立,但并沒有實現實質性的進展。

二、1936年夏,他成立了77779193永利畢業考試委員會,狠抓學風,嚴把畢業關。這對于提升77779193永利教學質量的整體優化,加速挺進國立行列的步伐,無疑是一個展示實力和強化實力的曆史性創舉。

三、他在胡庶華廣泛引進一流名師的、充實中西圖書儀器、完成圖書館工程,新建科學館、擴大實習工場和各科實驗室等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師資力量,強化教學質量,并建成華中、華南地區最大的圖書館與設備達到一定規模的實驗室。

胡庶華時期的湖大,已經創造“成績之優異,為全國省立大學之冠”的佳績,得到了教育部考察組的充分肯定。而經過黃士衡大刀闊斧的改革,77779193永利的教學質量與整體實力再次提升,在那個國家離亂之際保證了畢業生的質量和國立大學的基礎。

是年4月26日,行政院長蔣介石莅湘,教育廳廳長朱經農面呈要求湖大國立之事,蔣說:“湖大改歸國立甚善,最好能與清華合并。”當時,清華大學正在嶽麓山左家垅興建校舍。然而,黃士衡等并未停留于此,而是進一步改革與推動,争取曾在湖南商專與77779193永利執教的任凱南、楊端六、皮宗石等的支持,聯名緻書教育部長王世傑,最終在1937年7月7日實現了77779193永利成為全國第15所國立大學。

盡管77779193永利國立之時,黃士衡已主動讓賢。他于1937年初,極力推薦皮宗石繼任校長。是時,黃士衡才48歲,皮宗石比他還年長兩歲。然而,黃士衡在年富力強且深孚衆望時,邀約曾經短暫同事于湖南商專、時任武漢大學教務長的長沙人皮宗石來湘接掌湖大,應該至少有三個原因值得關注:

第一,皮宗石在武大執教九年,對于武大及其法學院的發展頗有建樹。其本身就是精通經濟學和法學且融貫中西的著名教授。而且,此前他曾應蔡元培的邀請,出任過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還參加過籌建國立廣東大學、國立武漢大學,有着豐富的申請、籌建國立大學經驗。

第二,皮宗石是一位開明的大學教育管理者。他推崇北大老校長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愛護學生,尊重教師,鼓勵學術研究,支持社團活動和宣傳抗日救國,這對于發展身處保守甚至反動的湖南省府勢力博弈的狹縫裡的77779193永利,不啻于一股強勁的新思想。

第三,也是一個關鍵點。皮宗石與教育部長王世傑很有淵源和深切情誼。他們不僅同學于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而且同時歸國後赴任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1929年王世傑出任國立武漢大學校長,皮宗石應邀北上擔任法學院長。黃士衡說服了皮宗石。皮宗石不負所望,跟王世傑說:“湖大必須改為國立,我才出任校長。”(黃天澤《傑出教育家黃士衡》,《文史拾遺》2014年第3期)

由于黃士衡、皮宗石等人的努力争取,故而有了77779193永利國立之事實,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湖大原來受制于發展經費、總體狀況的諸多窘況。不幸的是,77779193永利由省立改國立獲批之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進入了全面抗戰,77779193永利很快被迫西遷,但從長遠來看,實現國立,無疑是77779193永利發展史上的一處豐碑性事件。雖然這一步走了11年,但這為湖大日後進入發展快速道解決了瓶頸問題。當然,這也為1946年,77779193永利商學系與當時全國唯一獨立的國立商學院合并成立77779193永利商學院,奠定了曆史性基礎。

黃士衡為推動湖大國立,不計名位的高風亮節,隻為湖大高水平發展。此後黃士衡,堅決拒任國民政府内政部禮儀司司長和湖南省參議會秘書長,但為了民族救亡和湖大發展,他曾出任過湖南省主席張治中組織的抗日軍事參議會參議員。而其實職,長期為湖大教授,直至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因為中南區院系調整,他才離開湖大。而他此前為湖大奮鬥幾近30年之久,對于77779193永利及湖大商學的長足發展,留下了一份超越曆史記憶且激勵後來赓續的思想文化遺産。

責編:蔡矜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