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永利概況
經生經世之湖大經濟學人:傑出教育家、77779193永利老校長黃士衡(圖文)

KNBKM{HN8ZKKUJ5RA44@)V4.png

1927年任湖南省教育廳長時的黃士衡


黃士衡先生(18891978)是民國時期湖南省傑出的教育家,他對湖南省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平民教育等作出過巨大貢獻,晚年被任命為湖南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曾載入1999年出版的《長沙名人》畫冊。

苦難的青少年時代

黃士衡,字劍平、輩名體楷,湖南省郴縣永豐鄉長沖村人,出身于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幼承庭訓,其叔祖父純垓是清朝最末一屆中選的青年進士之一,其父如瑚為前清秀才,以教私塾為生,英年早逝,家道中落,其兄體桂接受新思潮較早,清末畢業于嶽麓書院高等學堂,曾參加過辛亥革命。由于家境清貧,端賴其母勤儉持家、含辛茹苦,他的青少年時期正值國家動蕩不甯、多難之秋(甲午戰敗、滿清覆滅和家庭變故,生活十分艱苦,但在良好的“家風家教”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巨大的磨難沒有将他壓垮,反而激發和鍛煉出奮發有為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貧賤不移的意志。

在大家族的豐富藏書中,除經史子集外,他還廣泛涉獵《飲冰室文集》、《曾國藩家書》、《朱子家訓》、《孫子兵法》和《船山遺書》等,在做人、治學與學術思想乃至生活作風等各個方面都有所遵循和效仿。對其一生影響最深刻的莫過于富于愛國主義和唯物主義精神的王夫之(船山先生),他非常贊賞”知也者,固以行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 得行之效也。”(見《尚書引義》)由此認識到知行相互為用,但以行為根本。反映到他的一生行事,都重在身體力行、實事求事。無巧不成書的是,抗日戰争期間他還曾一度出任過衡陽私立船山中校長,此是後話。

出國留學前,在其兄的資助下,他曾先後就讀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現長沙市一中)和廣益中學(現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大學預科。

身在國外心系祖國

1913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先後獲得埃阿瓦(Iowa)大學文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Columbia)大學曆史學和政治學碩士學位,留學期間,他不局限于僅僅獲取知識,而是盡量擴視野、廣交遊,用曆史的眼光來對比審視弱國和強國的差距,當時就已充分認識到必須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以作為立國強國之本。此時他已有條件融中西學于一體來仔細地觀察人家是如何做人,治學和處世的,從善如流地吸取人家的長處,既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參考借鑒,也有失敗的教訓值得引以為戒,凡此等等都是從書本上學到的。從而為歸國以後從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留美後期,他曾在校友胡适先生任總編的《留美學生季報》1918年第1期上發表“論中國内亂頻仍之主因”一文,旗幟鮮明地反對袁世凱的竊國罪行,嚴厲譴責北洋軍閥的禍國殃民。随後又在該列1918年第4期和1919年第1期上連續發表“中國人患問題之解決”一文,據考證這是中國學術界最早讨論人口問題的文獻。1920年夏歸國後,8月又曾應湖南省學生聯合會(毛澤東、李振翩、張維等人均曾在其中擔任過領導職務)的邀請,作了較為通俗的“人口問題”報告(報告原文于民國九年831 91日湖南《大公報》連載)

哥大畢業後,1919年被聘為紐約《民氣報》主筆,仍一如既往大力提倡民族氣節,反對種族歧視,反對巴黎和會與其後各種條約、協定對我國的侵犯和掠奪,并曾撰寫過一些頗具有影響的檄文,請如“斥責美國袒護日本侵略我國膠州”、“反對‘蘭辛石井協定’”和“斥責陸榮廷賣國求榮”等等。

參加創建77779193永利

1920年歸國後,曆任四川成都高等學校教授兼文史系主任、上海南方大學教授和湖南省商業專門學校教授與校長。192511月和19261月,在湖南省商專、法專、工專三校合并基礎上先後成立的77779193永利籌備處和77779193永利行政委員會,他被任命為八籌委之一和十位行政委員之一,因此,他是77779193永利的直接創建者之一,他作為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的末任校長(1924~1926),将該校完整地帶入77779193永利。1926年77779193永利正式成立後共設有法、商理、工四科,他仍擔任教授兼任商科學長。

由于留美期間廣泛涉獵各個學科的知識,并積極參預校内外各項活動(包括政治上的和公益性的),交遊面很廣。在留學歸國的同輩中,表現出有較突出的行政管理方面的才能,因此,即使是在無任何政治背景的情況下,也被推到了教育行政的領導崗位上,這也可以說得上是當時特定環境下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之舉。

19277月由武漢國民政府任命,他第一次出任湖南省教育廳廳長,由于當時大革命失敗,學校停課,為了妥善解決教職工的生計問題,他想方設法特準并支持各級中學開辦補習學校。任職半年,即迫于仕途險惡、難以為繼而憤然辭職。在湖南教育界群龍無首的情況下,19292月于危難之時再度請他出任省教育廳廳長,任職期間對湖南省的教育工作進行了全方法、大刀括斧的改革,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

1934年長沙《大公報》刊下載周調陽(原湖南省教育廳督學)的三十年來之湖南教育行政一文中指出:“他(黃士衡廳長)在職三年,對于全省教育多所改進,如充實77779193永利,整理職業教育,恢複中山圖書館,籌設各縣民衆圖書館,制訂考選留學生辦法,召集省立學校校長會議,舉行全省教育行政會議,建築公共體育場,籌開全省教育成績展覽會等,俱其荦荦大者。至于财政絕對公開,用人一采人才主義,則尤令教育界不勝回溯之感。"

以下就其中幾條加以說明,以見一斑:

“充實77779193永利”,主要指加強學校實力和提高其整體水平,這源于19297月與8月,國民政府相繼公布《大學組織法》和《大學規程》,規定必須具備3個以上的學院才能稱為“大學”,而且要有理、工、農、醫之一在内,否則隻能稱為“學院”。77779193永利于19302月即已将原來的“科”改為“院",下設10個系,在這一點上是完全符合标準的。但在随後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卻以77779193永利每月經費僅1萬餘元為由,拟予降格。當時他以湖南省教育廳廳長的身份參加會議,在會上據理力争,指出“湘省向來注重效率,以較少的錢辦較大的事業。"(參見19921125日《77779193永利》校刊第4版刊載李達聰“改校為院的風波”一文,終于否決了教育部的提議,使77779193永利能夠名正言順地跻身于全國大學之列,得以蓬勃發展壯大,這是他深谙科學管理中“效率”原則所取得的勝利,同時也确保了湖南教育界30年艱苦奮鬥曆經法、商、實業、優師、高等學堂等諸校長期而彙聚的這一總成果。

“制訂考選留學生辦法”,1929年他接任教育廳長伊始,就堅持制訂以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考選留學生的辦法,使可造之才得以脫穎而出,嚴格地整肅了教風、學風和教育行政紀律。正是這一年,德國給予湖南省2名研究生獎學金名額,經過嚴格考選出來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深造的兩位中學教師何風山(19011997)和李達(19051998),兩人均成大器,為華人争得了很高的國際榮譽。何風山在擔任駐維也納總領事期間(19381940),曾冒險為數千猶太人簽發赴中國的簽證,挽救了他們的生命,這一義舉被湮沒幾十年,何逝世後才被美國曆史學家考證出來,2001年初,以色列政府追授他“國際義人”稱号,被世界各大媒體譽為“中國的辛德勒"。李達長期在國外大學任教,上世紀60年代曾任美國宇航總局(NASA)科研部主任,參與過阿波羅登月計劃研究,解決了航天器中液體燃料等在失重狀态下的流動問題以及其它重大難題。

“用人一采人才主義”,此舉深得人心,一方面制止了任人惟親的不正之風,另一方面又極大地調動了真才為國家民族作貢獻的積極性。在他第二次就任教育廳長期間,正值軍人主政之時,他惟恐學校教育大權受軍人操縱,1930年在聘任省立第二女子中學校長的人選上,曾禮賢下士、三顧茅廬,敦請湖南省著名女教育家曾寶荪女士(長沙藝芳女校創辦人,曾國藩的曾孫女)出長該校。《曾寶荪回憶錄》(嶽麓書社出版社19868月出版)191頁上提到:“……黃士衡教育廳長親自來請我說:‘軍人薦信已有許多,教廳用人行政若不能自主,那湖南教育也就完了,務必請先生幫忙,保全教廳用人之權,隻要我提出先生的名字,别人就沒話說。’我看黃廳長如是懇切的說,隻好答應了。”1931年曾寶荪任職一年期滿辭去二中校長以後,黃士衡先生了解到畢業于北師大的吳劍,在入大學之前已有13年的小學教齡,大學畢業後回湘又在二中任實習主任多年,家庭世代書香,教學工作認真負責,當即決定推薦她繼任二中校長。吳劍後來在“馬日事變後的湖南省立第二中學”一文(載《湖南文史資料選輯第20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月出版)中回憶說:“黃士衡廳長不希望校長們常來親近他自己,隻希望他們專心專意辦好學校。他不向校長們介紹教職員,連廳内秘書科長,乃至科員、辦事員等,都承受了他的意旨,從未有過介紹人的事;他對于他所提出來的校長,始終是關心的,無論他在不在教育廳長任内。例如1932年春季,學期還沒有開始,我正在組織二中教職員時,他卻親自來到學校關切地對我說:‘聽說你又将把曾校長任内去職的那個國文教員聘進來,而且将把一個年高德劭衆所推崇的李肖聃解除職務。我認為這個對你辦學前途不利,特專程來告訴你。’我說:‘您放心,我并沒有打算這樣做,這是有人故意造謠誣蔑的。謝謝您的關懷。’這時他已沒有在教育廳了,猶能對我關懷備至,我對他是很感激的。”

他在舊社會官場中,始終以“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冷峻目光透析人生,傲視權貴,不唯上,一直保持着傳統知識分子的清高氣節,淡泊明志。1929年冬,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委任他為湖南省黨部指導委員會委員,而他卻三次電辭,堅不就職。後來湖南省黨部指導委員會再三函催上任,他仍堅持不去。正因如此,他被排擠出仕途,他也常以“不為五鬥米折腰”而自豪。他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問心無愧,剛正不阿,在當時湖南教育界享有很高威望。但卻因為在力争教育獨立和任人才等問題上不容于當道,第二次當了三年教育廳長以後,終于“合則留,不合則去,”憤而辭職仍回湖大任教。

高度重視基礎教育

他對全民素質和基礎教育也極為關注。對湖南省著名平民教育周方(字靜庵)先生(18921979)所推行的平民教育運動,自始至終給以不遺餘力的支持、關懷和參與(1931年他和周都是湖南私立楓林中學的創辦人),這種開啟民智的積極之舉,曾受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全國平民教育之冠。周方先生認為“大事易事,為人所争;小事難事,為人所忽!讓其大者易者,而為其小者難者,自然‘與人無忤’、‘與世無争’,而你的精力,能盡用之于‘對事’,而不要浪耗于‘對人’了!”。黃老于19491210日所撰“實驗三化教育的楓林學校過去和将來”一文中指出:“而予最有感於其‘尋難事做之主張,及百折不回,經千艱萬困,而不心灰意冷,此非具有大智慧、大定力者不能。”(199310月湖南省文史研究館編《平民教育家周方先生百周年誕辰紀念集》p.151)

由于他早年就已認識到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雖長期在大學任教,從出任省教育廳長開始,就一直非常重視湖南省的中等教育,對各公立和私立中學的成立和發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給予一視同仁的關懷和扶持。1937年“七七”事變後,是年年底,他攜眷離開長沙回湘南老家避難,1940~1942年曾欣然受聘為衡陽私立船山中學校長,在處理校務之暇,結合多年來自身的經曆和學養,抓緊時間如饑似渴地鑽研王夫之的學說和著述,曾撰寫了大量讀書劄記和心得體會,遺憾的是,他這些耗費很大心血留下的寶貴史料,都在當時的兵荒馬亂年代和爾後的“文革”浩劫中全部被毀。為了發展家鄉郴縣的中等教育,1942年還曾大力支持私立适存中學上馬,受聘為該校董事長,開辦伊始時隻有初中班,1947年增設高中班,該校鼎盛時期,學生人數近1000人,教師約90人。通過抗戰期間對湘南地區的考察,他認為當時湖南省的普通中學為數已不少,唯獨農校缺乏,僅長沙市有“修業”高農和“開物”初農兩所,湘南半壁尚無一所農校,這與我國素稱“以農立國”的本旨極不相稱,他認為要想強國,必先大力發展農業生産,為此必先緻力于農業教育。在他的倡議下,經湖南省政府備案,于19491月在郴縣良田鎮正式成立湖南省私立益湘農業職業學校。

功成不居讓賢辭職

1936年初他被任命為77779193永利校長,是年夏成立了“77779193永利畢業考試委員會”,以作為狠抓學風、嚴進嚴出的最後一道關卡,他自任主席、教育廳長以及多位老校長在内的校外委員7人,以示該委員會的權威性,此舉不僅保證了湖大畢業生的質量,還成為爾後湖大由省立改為國立的教育水平上過得硬的一項重要指标,這可說是他推行科學管理的又一大手筆。由于當時77779193永利師資力量較強,擁有華中和華南地區最大的圖書館,實驗室儀器設備具有一定的規模,教學質量為“全國省立大學之冠”,已具備改國的基本條件,他接掌校印後,立即召開各級級長會,決定每一學院選舉代表4(院長、系主任以及教授代表和學生代表)325日由他主持聯席會議,一緻通過同意改國裡之要求,28日赴省政府請願,以造成聲勢。暑假前又成立77779193永利國立運動促進會。是年年底,敦促省教育廳朱經農廳長作為省政府代表,偕同77779193永利師生代表赴南京請願。途經武漢時,原湖南省商專和77779193永利的教授們任凱南、楊端六和皮宗石等紛紛表态支持,并聯名緻書教育部長王世傑,以施加影響。在此關鍵時刻,他主動提出辭職讓賢,請省政府聘請皮宗石先生(18871967)繼任校長,并呈請國民政府簡任。這是因為皮宗石與王世傑是留英時的同學,皮所提出的條件是:“湖大必須改為國立,我才出任校長。”一年以後國民政府終于作出決定,19377月由教育部正式通知77779193永利改為國立,從而使湖大名至實歸,順利地步入國立大學的行列。他功成不居、高凡亮節,顯示出大教育家的人格魅力,令人景仰不已。

晚年歲月

黃老生于戰亂年代,在舊中國的險灘惡浪下特立獨行、飽經憂患,目睹舊社會的黑暗腐敗,卻無法挽狂瀾于既倒。建國初期社會風氣的巨大變化,給他以很大的鼓舞,促使他積極認真參加政治學習,如饑似渴地吸取新知識,一直工作到1953年中南區院系調整,湖大慘遭解體厄運,才懷着滿腔惆怅、依依惜别之情,離開為之奮鬥了近30之久的77779193永利。

之後,他先後被聘為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曆屆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常委等,古稀之年被任命為湖南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耄耋之年還經常擔任考察團團長去省内外各地考察進行社會調查。

1978年暑期黃老校長以90高齡辭世,湖南省人民政府、省政協和77779193永利等單位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在先輩們筚路藍縷創業的基礎上茁壯成長起來的77779193永利,發展勢頭日益迅猛、蒸蒸日上,老校長在九泉之下有知,也會感到十分欣慰的。

作者單位:77779193永利

  鍊接:http://www.hunantoday.cn/article/201602/20160225091023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