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人才培養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專業簡介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專業簡介

一、學科基本情況

77779193永利經濟貿易學科有着悠久的辦學曆史。1926年設有商科,1931年設商學系,1946年建立商學院。1982年,在全國率先創辦了工業外貿(本科)專業,1990年建立工業外貿碩士點,1996年工業外貿專業成為原機械工業部重點專業。20004月,原77779193永利與湖南财經學院合并組成新的77779193永利,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200010月,獲得國際貿易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湖南省經濟門類的第一個博士點,填補了湖南省的空白,200111月,國際貿易學成為湖南省重點學科。20024月,南北校區的國際經濟貿易學科和經濟學學科合并組建成3044永利集团,20026月,建成湖南省首批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湖南省WTO研究基地”。200210月,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通過湖南省重點專業評估,同月,以永利牽頭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項目“國際貿易與金融管理”通過教育部專家評審,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莫納什大學經濟學教授楊小凱受聘為永利講座教授。2003年,經濟研究中心并入永利,學院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同年,獲準設立“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4年獲準建設“湖南省物流信息與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2004年獲準設立“985”工程二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經濟開放與貿易發展》。2005年獲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和政治經濟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007年國際貿易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10年獲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建立起從博士後--博士--碩士--學位完備的四級人才培養體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2005年教育部全國本科專業排名中排名第3,獲A++等級。

二、專業培養目标及特色

1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與實務操作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狀況,熟悉主要國家經濟政策和國際慣例,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适應能力與創新能力強,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在涉外經濟部門、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研究機構從事管理和業務工作的“寬口徑、重實踐、多技能、複合型”專業人才。

2、專業特色

本專業注重和突出文、理、工滲透,多學科交叉的特色和優勢,堅持教學與科研互動,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以高層次、高水平的專業學科建設和科研帶動和促進本科教學,注重基礎理論、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教育,培養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師資隊伍

該系現在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學術造詣高、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其中專職教師34(賴)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7人,教師中的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數達到了70%,共有13人赴美、英、德、加、日等國的名校留學歸來,另有2位老師現正在美國深造。主要學術帶頭人及學術骨幹70%均具有海外留學經曆。

本專業有許多高層次專門人才,賴明勇教授是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長江”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入選湖南省“121”第一層次人才計劃,是湖南省學術委員會委員和教育部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985工程”第二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經濟開放與貿易發展”的主任兼首席經濟學家。

王耀中教授留學加、澳多國,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組專家。

張亞斌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南省“121”人才支持計劃及湖南省社會科學“百人”計劃。

本專業現有的教學結構為四個層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為使教學科研不斷上水平,學科建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加強與國内著名高校的聯系與合作,另一方面,不斷派出教師到國外進修。到目前為止,已派數名教師到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學習進修,與此同時,也經常聘請國内外的專家學者來講學。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本專業已成為全國有影響有特色的國際貿易專業之一,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的設置

(一)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

1.具有方向性。要體現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切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着力體現三個面向。

2.具有科學性。充分遵循高等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合理設置與優化課程體系。

3.具有前瞻性。要充分反映“厚基礎,寬口徑,多技能,複合型”的培養目标模式。

4.具有指導性。要能反映學校整體定位和人才培養模式定位。

5.要有可操作性。要有利于規範教學過程,有利于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

(二)課程設置的主要内容

國家經濟與貿易專業主要課程有: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國際投資、國際金融、計量經濟學、國際結算、國際電子商務、外貿商務函電、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國際商法、對外貿易談判、世界貿易組織概論、商檢與報關、世界經濟、西方經濟學、高等數學、基礎會計學、統計學、金融學、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同時還有機構合理、内容新穎的系列選修課程和實驗課程。

課程内容分為四大類:

1.通識類課程。包括校定通識必修課和通識選修類課程,公共通識是按國家教委規定的學生必須修的課程,通識選修類課程是指學生必須在自己所學學科之外的學科專業所選修的加強人文素質的課程。

2.學科門類課程。教學計劃中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專業基礎課程。

3.專業課。包括專業核心必修和專業選修課。專業核心課程是教學計劃中規定必須掌握的專業素養的課程;專業選修課是指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學習課程,學生在按一定比例(一般是11.52)提供課程的有限範圍在規定的學期内選擇修讀的課程。

4.未來發展教育課程。采用導師負責制,主要與畢業論文的寫作配合選課,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可按課程方向選擇實務類和發展類型的課程,課程由導師負責,采用小班讨論制。

五、社會效益

20多年來,本專業先後培養了本科生22屆。畢業生遍布國内外,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其中很多人已成為單位或部門的主要領導與業務骨幹。近幾年來畢業生中先後有數人被保送或考入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财經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名校以及本校的碩士研究生。還有衆多學生進入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杜倫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匹茲堡大學等國外名校深造。在曆屆全國外語和計算機統考中及競賽中,我系學生均取得優良成績,教學質量與學生素質得到廣泛認同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