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人才培養
财政學專業簡介

一、學科基本情況

77779193永利财政學科始建于1960年,1978年開始招收财政專業本科生,1984年正式招收稅務專業本科生(是全國最早招收稅務專業本科生的大學之一),1998年根據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調整要求,稅務專業并入财政學專業招生。1994年招收财政專業碩士研究生,2008年招收财政學博士研究生。2010年院系大調整中财政學科從原會計學院并入3044永利集团。2011年獲稅務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全國第一批招收稅務專業碩士學位的大學之一)。2011年财政專業本科生增設稅務方向。财政學團隊是學校“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成員之一,财政學科設有77779193永利财稅研究所、企業國有資産管理研究所、77779193永利稅收籌劃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建成了從财政專業學士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備的四級人才培養體系。

目前,永利财政學專業在校本科生180人,碩士生74人,博士生10人。2011年财政專業增設稅務方向後本科生招生規模由原來的30人增加為60人。

二、師資隊伍

财政稅務系現有專任教師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講師6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10人,5人次出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是一支知識結構合理,學術梯隊完整的師資隊伍。

近五年承擔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及廳局級縱向研究項目70多項,獲得研究經費達近300萬元;出版著作20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财政研究》、《中國軟科學》、《稅務研究》、《财貿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項。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在财政基礎理論、稅收理論與實務、政府投資與審計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優勢,如博士生導師郭平教授的“國有資本營運與管理研究” 、博士生導師陳紀瑜教授的“政府預算管理研究”、博士生導師劉建民教授的“稅收政策運用研究”等。

财政稅務系主任譚光榮教授,财政稅務系支部書記曹燕萍副教授。

三、人才培養特色

本專業注重公共經濟管理理論與稅收征管實務及财務會計實務操作相結合,全面體現财政學科特色,培養方案中充分貫徹系統、創新、應用的思想,強化先進管理理念和職業道德教育,着眼于現代管理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個性發揮能力的全面培養。本學科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财政學基本理論與運用技能;掌握财政、會計、稅收籌劃與管理等基本理論和運作技能,具有較強的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學生。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有:各級财政部門、稅務部門、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金融系統、各種社會中介咨詢服務機構以及大專院校、科研單位。2011屆财政專業27名本科畢業生中3人分别保送廈門大學、同濟大學、77779193永利,9人考上上海财大、複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攻讀碩士學位,2人入職會計師事務所,10人入職企事業單位,2人入職銀行。

根據77779193永利研究型大學的培養規格要求和二十一世紀人才培養、就業的新形勢,财政專業(稅務方向)以政企管理運行過程中的稅務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培養學生理解國家稅收政策、制度以及分析政企稅務發展戰略的能力。該專業方向是該院适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迫切需要新設立的,培養目标積極“五個面向”——面向企業經濟組織的需要、面向社會中介機構與事業單位、面向财政稅務管理部門、面向國家其他經濟和行政管理部門、面向科研院校的需要,培養“精财稅,通經貿,曉法律,懂會計”宏微觀管理精英。本着“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造就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的辦學理念,立足于培養“應用型、融通性、開放式”高級稅務管理專業人才。

幾十年來,财政學科始終把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重要目标,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以本科教育為基礎,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經過全院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培養了一大批财經領域高級人才,畢業生中湧現出了以财政部駐湖南專署專員楊柱安(78級)、天職國際會計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永宏(80級)等為代表的管理精英和以劉尚希教授(80級)、王雍君教授(81級)、黃瑞新教授(81級)、傅志華教授(79級)、楊良初教授(80級)、龐鳳喜教授(80級)、陳紀瑜教授(78級)、劉建民教授(80級)、郭平教授(80級)等為代表的财政學博士生導師群體。另有十多人擔任了廳級領導職務,如廣州證監局長侯外林(79級)、國家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歐陽昌瓊(80級)、湖南省旅遊局長楊光榮(82級)、湖南省财政廳總經濟師歐陽煌、湖南省審計廳副廳長劉崇斌(82級)、張曉菊(80級)、審計廳紀檢組長王小華(80級)等,更多的則成為了政府機關或企業骨幹。

四、各層次研究方向及年招生規模

層次

專業名稱

研究方向

年招生規模(人)

本科

财政(稅務方向)


60

碩士研究生

财政學(科學學位)

公共部門經濟理論與公共政策

20

稅收政策和稅務内部控制

稅務碩士(專業碩士學位)

稅收政策與征稅管理

3040

稅收籌劃與納稅管理

國際稅收與跨國公司稅務管理

稅收中介服務管理

博士研究生

應用經濟學

财政學

35

( 具體以當年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

五、本科課程設置

本科學習包括課程學習(含實驗課);畢業設計、實訓、實習等集中實踐兩大環節。課程學習包括:通識與文化素質教育、學科門類教育、專業教育及未來發展教育。

1、通識與文化素質教育。包括校定通識必修課和通識選修類課程,公共通識是按國家教委規定的學生必須修的課程,通識選修類課程是指學生必須在自己所學學科之外的學科專業所選修的加強人文素質的課程。

2、學科門類教育。包括校定學科核心必修及院定學科類核心必修。學校核心必修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微觀經濟學及宏觀經濟學。學院核心必修包括:基礎會計學、金融學、财政學、國際貿易學、應用統計學、财務管理學、計量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

3、專業課。包括專業核心必修和專業選修課。專業核心課程是教學計劃中規定必須掌握的專業素養的課程。包括:稅收實務、國有資本營運與管理、稅收相關法律、國家預算管理、稅收管理學、稅務會計學、稅收籌劃及國際稅收學。專業選修課是指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學習課程,學生在按一定比例。提供課程的有限範圍在規定的學期内選擇修讀的課程。

4、未來發展教育課程。采用導師負責制,主要與畢業論文的寫作配合選課,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可按課程方向選擇實務類和發展類型的課程,課程由導師負責,采用小班讨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