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3044永利集团原黨委書記王世昌
人物簡介:
王世昌,曾任3044永利集团黨委書記,現任3044永利集团離退休黨支部書記、77779193永利老年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77779193永利銀齡職工協會副會長,同時還擔任3044永利集团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世昌書記在2012年至2016年四年間兼任經貿學院兩個班級的班主任,并被評為77779193永利優秀兼職班主任。他還被聘任為湖大财院校區“龍港詩社”會員及湖大“愛晚亭”雜志特約撰稿人,同時經常參加湖大财院校區大型紀念活動,如校區合唱團、腰鼓隊、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文藝彙演等活動。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重大活動,如本科教學評估,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的督導工作,并通過微博的形式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王世昌書記多次被評為77779193永利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2016年獲得77779193永利“老有所為奉獻獎”。王世昌書記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8年9月2日,我們在77779193永利财院校區見到了原3044永利集团黨委書記、現3044永利集团離退休黨支部書記王世昌教授。作為一名有着48年黨齡的老黨員,談起改革開放王書記自然是深有感觸。
改革開放四十年 捋起袖子加油幹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王世昌書記是當之無愧的見證者。他覺得這四十年是中國全方位快速發展的四十年,尤其是國家的經濟得到了高質量和高速度的發展。四十年前,我國年人均GDP隻有384美元,在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七;而到了2017年,年人均GDP已經提升到9482美元,排名全球第70位。這意味着我們國家已經進入到了中等發展國家收入的水平,國家的經濟競争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經濟發展折射在百姓的生活中,是生活條件的不斷進步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書記回想起上世紀七十年代自己剛離開長沙去外省當兵的時候,湘江上還沒有一座橋。那時财院的老師們要坐劃子從河西到河東買煤,而且還要提前準備好午飯,因為一去一回要花掉整整一天的的時間。四十年後的今天,湘江上已經建起了六座橋,三座隧道,還有地鐵在地下自如的穿梭,交通非常條件非常便利。人民從改革開放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因此“改革開放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全國人民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作為老同志,我認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能動搖,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都是非常正确的思想,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要堅決執行。”王世昌書記說道。到了今天,我們已經成為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而展望未來,我們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引導下,祖國也一定會更加美好,更加富強。但是美好和富強需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這不是等來的,也不是别人給你的,這是要幹出來的”,書記囑托我們心懷遠大理想,不斷學習,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經貿精神世代傳承 實事求是敢為人先
作為經貿學院的第一任黨委書記,無論在工作時還是退休後王書記都非常關注經貿學院的發展與進步。經貿學院是2002年4月28日成立的,到今年已經是第16年。創院時整個學院隻有34名教師、8間辦公室和10萬元啟動費,“這麼點東西就把經貿學院幹起來了”。王書記回想起在建院最初的一個月裡,作為書記的自己連一個辦公室都沒有,隻能在“四樓别人院系的辦公室裡找了個角落做事”,最後和當時的賴明勇院長把經貿院這個擔子挑起來了,這其中所依靠的便是“全院的團結、老師的智慧和頑強的戰鬥作風”。“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等别人’和‘靠别人’都是萬萬不行的。”書記回想起當時的故事依舊是深有感觸。
到今天,經貿學院已經成為“湖大驕傲”,就業率、考研率在經濟類學科裡都名列前茅,這一系列成績都源于經貿人嚴于律己、踏踏實實、實事求是的精神。王書記希望經貿學院的老師能夠把學院培養的更好,将好的學風、教風、工作作風發揚光大。“如果不能把好苗子培養成人才,我們會有愧于我們的職業道德。”王書記囑托老師們一定不能辜負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希望;同時也希望學生能夠擁有高尚的理性信念與情操,懂得感恩社會、學校,更懂得感恩培育自己的父母。
夕陽無限美,晚霞紅滿天,從年輕時的鴻鹄之志、勇立潮頭到銀齡時的老骥伏枥,時刻關心年輕一代發展,有着48年黨齡的老書記、老教授時刻奮鬥在教育一線,譜寫時代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