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她是祖國教育事業無私的建設者,一生耕耘,桃李枝頭蓓蕾紅;作為一名校務管理者,她是校園秩序堅定的維護者,兢兢業業,堅持在校園工作的第一線;作為一位黨員,她是中國共産黨忠誠的支持者,拳拳之心,不忘初心緊跟黨的步伐……她是吳建芳老師,至今已有33年的黨齡,堅守教師之職,用自己的青春譜寫教育事業的高亢之歌!
1985年,吳建芳老師宣誓入黨,至今已有33年,思及入黨之初的一件小插曲,吳建芳老師回憶道:“我16歲下鄉,在當知青的時候,和很多的當地人一起生活,始終懷着堅定的入黨信念,希望能夠早點進入黨的隊伍。”原本在18歲成年之時,便有入黨的機會,治保主任希望吳建芳老師帶隊,完成一項消除一片地主的莊稼地的任務,但是因為吳建芳老師的善良之心,不忍心損毀莊稼,認為那是農民們辛苦的成果,未能完成治保主任安排的任務。主任表示雖然是辛苦種出的糧食,但是它們始終帶有資本主義的色彩,不能留下它們。在吳建芳老師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黨的階級屬性,要堅決消除資本主義的産物之後,吳建芳老師便成功入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回顧這些年黨和國家一路的發展曆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引起新中國巨大的變化。聯想到年輕的時候,吳建芳老師在當孩子時經常撿拾燒過的煤炭,将未燒盡的煤渣繼續使用,人們的生活拮據,因此對于生活中必需的物品,竭盡其用,一毫一厘都為之計較。即使如此,在當時的年代,依舊面臨物資匮乏的困境,計劃經濟的年代,資源有限人們節衣縮食,糧票、油票等都是一個時代的象征。随着黨的帶領,國家進入迅速發展的軌道,人民解決溫飽問題奔赴小康生活,幸福感是選擇所需的自由和充足,生活的富足帶來國家的和諧和社會的穩定,科技推動生産力的大大發展和綜合實力的增強。中國的人民是越來越幸福的,正奔跑在實現“中國夢”的大道上。
身為一位老師,堅持為學生們上了二十多年的黨課,培養了一批批大學生由入黨積極分子走向優秀的黨員,以赤忱之心幫助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樹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培養成為黨員應有的理念和信仰。當老師站在講台之上,談及理想,總有人暢述人生目标,慷慨激昂地展示對未來的憧憬和規劃,實為我國青年的有志之識和宏偉目标,當屬老師最為感觸和欣慰的時刻。在教師的崗位上恪盡職守,一直秉承着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竭誠為學生提供服務和幫助,一生耕耘,必被社會以碩果累累還之。
2017年10月20日,值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吳建芳老師親手将一千元的特殊黨費交給學校黨委組織部,表達一位普通黨員迎接十九大的無比喜悅之情。包裹黨費的紅包上,更是親手寫着吳老師獻禮十九大的對聯——“不忘初心承使命,高揚主義幸大同。橫批,有黨是福。”其實,吳老師不是第一次向黨組織遞交特殊黨費。在之前的九八洪災,汶川地震等災難面前,吳老師更是毫不猶豫,慷慨解囊,與13億同胞共擔國難。十九大的召開是吳老師政治春心的又一次萌動。“不忘初心”不僅是吳老師希望自己能夠堅持當初加入中國共産黨的初心,更是希望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能夠秉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承擔相應的曆史使命。
每一次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吳建芳老師都慷慨解囊,毫不吝啬,但是老師在生活中很是節約和簡樸,秉承勤儉節約的中國優良傳統,縱使如今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老師仍然認為應該節約資源,多年來并未購買小轎車,選擇公交、步行等其他綠色出行方式,以一己之利換來資源的節省。在公務出行之時,有時也會選擇自費代替報銷,希望能為黨和國家省下一筆開支。為人師表,吳建芳老師以身作則、親身踐行,淳樸真誠的生活态度,在工作、生活中始終為國家着想,是學生們的榜樣!
“初心”是民族之心、人民之心、理想之心,是重現“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的大國雄風的曆史責任,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是“無産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的崇高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華民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力前進,在吳老師的眼中,未來的中國,應該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應該是憑借大國之德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應該是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世界人民,實現人類大同的中堅力量!“少年強,則國強”,我華夏兒女理應承擔中華崛起,民族複興的曆史責任!
“唯楚有才,于斯為盛。我湖大學子應當成為有理想、有情懷、有血性、有擔當的新時代中國青年,成為愛國、立志、求真、力行的知識分子,可以讓人類借用你們的眼光去照亮未來前行的路。”作為77779193永利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這是吳建芳老師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座談北大學子時的講話對湖大學子提出了殷切期望,也是她幾十年如一日誨人不倦,始終堅持的教學理念。國家的繁榮興盛,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們背負民族複興之夢,懷己所長施予社會。拳拳之意,亦是老師教書誨人的初心,不忘入黨的初衷,扶桃李得以興社會;殷殷寄意,善良本性,淳樸真心,時刻關懷黨與祖國的發展,綿薄之力卻積少成多。
冰魂雪魄,山高水長;百世之師,桃李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