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學生園地
社會實踐:走訪陝西大荔,感受易地搬遷

走訪陝西大荔,感受易地搬遷

——經貿院公民素質教育與社會實踐課

3044永利集团在暑季小學期開展了《公民素質教育與社會實踐課》,鼓勵大家深入當地切身了解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為此,8月10至13日,經貿院國貿1901孫依琳分别來到了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鎮鎮政府和惠安小區(安置區)等地,深入基層,對該鎮易地扶貧搬遷進行了實地調研。

大荔縣地處陝西關中平原東部,渭河、關中平原東部最開闊地帶,古稱同州,全縣轄15鎮2街道,由于各鎮均有危房和部分特殊情況,故此在大荔縣内建造安惠小區,用來安置15個鄉鎮的貧困戶。

一. 拜訪基層同志,建立整體認知

 

    第一站,調研人員先來到了大荔縣埝橋鎮政府,在此之前,調研人員聯系到該鎮負責易地扶貧搬遷的馬先生,通過訪談調研人員了解到埝橋鎮易地扶貧搬遷的主要針對的是一些危房用戶和個别由于沒有條件務農而轉入城内工作的人員,願意搬遷的共有28戶,而安置區的房屋是随機抽取的,理論上每人20平方米,但是總數不會超過120,如果該家庭僅有一個人,則會分配一個50平米左右的房子,安置房保證了最基礎的裝修即粉刷白色塗料,水電通道,其他裝修均未保障,但願意搬遷至安置區的每人有一萬元的補助費用。

關于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調研人員了解到由于埝橋鎮本身種植水果收益較高,因此,僅有六戶人家接受了縣裡提供的工作,其餘人仍選擇務農,新搬遷的小區距離大荔縣中醫院較近,同時所有人員均享有醫保政策,疾病補貼達70%,再結合相應的扶貧政策,幾乎在治病方面不需要花錢,教育方面,目前大荔縣實行劃區域分學校,因此,搬遷至安置區的貧困戶可選擇在安置區劃分區域内上學,或者仍在埝橋鎮上上學,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全免,大學期間仍可申請相應的補助。

二. 深入惠安小區,了解搬遷家庭

第二站調研人員來到了安置小區,在此之前,調研人員聯系了12戶人家,同時與六戶人家在手機上進行了簡單的訪談。


在就業方面,調研人員了解到大部分務農人員除種植業收入外,仍兼有養殖業收入,合作社分紅,本地務工,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收入途徑中其中幾個,人均收入6千至1萬不等。與此同時,調研人員發現貧困戶大多年齡較長且學識較低,專業類工作或工資較高的工作要求均較高,無法在短時間内培訓成功,因此縣内安排工作均為基礎類崗位,工資較低,也就導緻了大部分願意在農村參加農業種植技術方面的培訓,在種植之外參與與務農相關的工作增加收入,就目前來看,現居住地距離土地較遠,平時交通很不方便,因原住房被拆,農具大型機械也無地放置,目前放置在親戚家中或暫放在合作社内,每日務農時短暫的休息也無很好的去處,吃飯和交通更是較為麻煩,這些問題目前均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就醫療來看,調研人員發現大部分家庭中均有患慢性病人士,殘疾人士或腦梗人士等,每個家庭都有簽約家庭醫生或享受醫療補助中的醫生上門檢查項目,不同疾病享受的補助也不完全相同,大部分均享有的醫療救助是大病保險,合療補助,部分享有的是三檔低保和殘疾補助,還有部分老年人患有腰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疾病,均享有醫療補助和養老金等,整體來看,醫療方面對每家每戶的健康狀況均有一定的幫扶措施,群衆也較滿意。 

就居住情況來看,調研人員在惠安小區周圍發現商鋪已經逐漸起步,超市,飯店,蔬菜水果店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商鋪已經出現,但附近沒有公交站,這本身也與縣城内部公交較少的情況有關,深入内部調研人員發現小區内部停放的轎車數量較多,針對電動自行車,摩托等也有專門的車棚,但小區内部無基礎玩樂設施,單元樓内部配有電梯,上下樓層也比較方便,但通過防盜網的安裝情況來看,四片區域中有因為有兩片是新建成不久居住率并不非常高,整體來看,雖然小區處于縣城西部偏郊區地區,但由于縣城正在逐漸向西擴張,該小區日後所處地段會越來越繁華,但目前來看,周圍廣場等休閑娛樂地缺乏,地處略偏,小區内部也無玩樂措施,鄰裡鄰居關系略陌生。

其他方面的話,調研人員了解到有子女上學的均享受教育補助,保障了每個家庭子女的上學,飲水也是縣裡集體供水,水源健康情況達标。

 

 

 

 

撰稿人:孫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