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國家的号召,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044永利集团組織2018級本科學生進行公民素質教育與社會實踐課程,鼓勵同學們走出校園,調研家鄉上市公司,了解企業發展運行情況,以培養同學思考分析能力,增強公民基本社會意識。3044永利集团經濟學類1802班徐橋于8月10日走進位于北京市的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了解了中國鐵道兵的光榮曆史,看到了領先世界的工程建設,深刻體會了中國鐵建卓越的企業文化以及作為中國棟梁央企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建,簡稱 CRCC),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是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特大型建築企業,主要業務為基礎設施建設。在2019年《财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55位,年營收1121.32億美元,年利潤12.4億美元。

一、光榮的曆史——功勳顯赫的鐵道兵
中國鐵建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1953年9月中央軍委組建鐵道兵領導機關,将原東北民主聯軍護路軍以鐵道兵作為獨立兵種編入人民解放軍。1954年,鐵道兵總部在北京成立,鼎盛時期達到兵力40萬餘人。鐵道兵們在解放戰争、抗美援朝戰争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流血犧牲,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以鷹廈鐵路最為聞名。鷹廈隧道是通往福建省外的第一條鐵路,其建設在當時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對于保衛祖國領土與收複台灣有深遠影響,鷹廈鐵路的國防意義以及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其中廈門海堤是施工部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戰勝海上狂風巨浪和國民黨軍用飛機的騷擾破壞,最終築成兩條計5千米長的路堤,1955年10月1日,朱德委員長為海堤親筆題寫“移山填海”四個大字。正是這種“鐵軍精神”為中國鐵建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工程建設
在這次的調研中,中國鐵建在技術創新和工程建設的實力令我十分震撼。據統計,僅2016年一年中國鐵建系統施工資質1362項,總承包資質665項,專業承包資質696項,全年科技投入超過111億元。技術層面,獲取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10項,國家優質工程獎35項,獲取專利1502件(年鑒統計)。可以說中國鐵建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層面擁有很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工程層面,中國鐵建完成了無數國際領先、創造記錄的偉大項目。青藏鐵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也是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還是世界上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因此,施工過程中千裡凍土、高原反應、生态保護等技術難題必須妥善解決。在國外無數專家眼裡不可能的工程,最終在中國鐵建無數工程師、施工者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完成,堪稱世界奇迹。

三、棟梁央企的文化與責任擔當
本次調研中,中國鐵建技術能力和工程能力這些“硬水平”無疑給我很大震撼,但同時其文化層面的“軟實力”也使我感觸很深。16字的企業精神完美地反應了這個全系統近30萬人的大型央企特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領先行業、創譽中外。正是憑着這種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鐵軍精神”,這種棟梁企業的擔當,才能完成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工程,創造世界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