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大學生服務社會意識,提高社會實踐能力,3044永利集团積極參與“追尋初心,服務甯德”百所高校千名師生閩東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其中黃柏鄉實踐團一行八人在徐航天老師的帶領下于8月5日-8月13日前往福建省柘榮縣黃柏鄉開展農村産業發展現狀主題調研。

由淺入深探黃柏
為盡早對黃柏有更全面的認識,團隊到達當日便與黃柏鄉鄉長章清苗與鄉黨委書記金允炎進行座談會,經章鄉長和金書記的簡單介紹,我們了解到黃柏鄉土地面積共7102畝,共198戶763人,村民以遊姓為主,主要收入來源為種植茶葉和太子參。根據現狀,實踐團設計了産業發展現狀調查問卷,實地走訪村民40多戶人家,主要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況、茶葉與太子參種植情況、是否享受政府優惠政策以及對待新産業态度等。此外,團隊還前往福建三圖茶葉有限公司等進行企業進行見習,了解企業生産周期、原材料來源、産品定位、銷售情況及價格變化等,走進車間,了解茶葉生産流程等。

黃柏旅遊可興否?
黃柏鄉近年來正大力發展旅遊業,不僅投入了大量的建設資金,也在積極尋求合理的旅遊規劃,為進一步考察黃柏鄉是否具有發展旅遊業的條件,團隊先參觀了黃柏鄉特色文化館,與黃柏鄉宣傳幹部劉明就景點現狀深入探讨,對黃柏旅遊資源有了初步了解。此後,實踐團先後參觀了中華遊氏文化園、遊氏仙姑廟、山裡洋革命紀念館、山裡洋油茶基地、遊氏宗祠等特色景點。經過全面了解,黃柏鄉本身環境優美,自然景觀美如畫;多樣曆史人文景觀組合,豐富有趣吸引人;擁有三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千年古村名聲大。但受限于地處山區,地形起伏、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較為落後,資金投入、旅遊開發支持不足等因素,黃柏發展旅遊業确實面臨重重困難。
聚焦黃柏參茶業困境
黃柏鄉已有優勢産業太子參,據了解,當地太子參種植太子參達6500畝,産量大、質量高、品質好。同時也是“柘榮太子參”馳名商标取樣之地,故黃柏太子參已具備塑造特色品牌的基本條件。由于太子參種植受氣候原因影響較大,沒有繼續加工企業,緻使黃柏鄉在太子參産業中僅僅提供原料,而無法參與深加工環節;且太子參藥食同源無法審批,使其發展受到限制,綜上黃柏太子參産業鍊尚未形成,專業技術欠缺、大量散戶種植,緻使黃柏鄉太子參産業發展并不完備。

就黃柏鄉茶葉産業而言,随品質優良,但發展緩慢。其一每批茶葉價格相差巨大,首批茶葉産量較小價格可賣至60元一斤,而後幾批茶葉價格遞減,甚至有時1元一斤也無人問津;其二當地僅有一家茶企業收購村民種植茶葉,降低運輸成本,壟斷問題導緻收購價格低于市價,農民利潤空間壓縮;其三,柘榮茶協會并未建立統一的茶葉标準,黃柏鄉茶葉也未形成自身的特色品牌。
建言獻策,未來可期
實踐團成員通過八天的深度調查走訪,收集到各方面資料與數據,在與總結座談會上,成員們紛紛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建言獻策。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交通線路、将各村的旅遊景點串聯起來,打造一條集紅色文化、廉政精神、傳統古村落、遊氏文化等為一體的特色觀光渠道;加強柘榮茶協會的職能,統一茶葉标準;将隻能參與種植的農戶發展成為茶葉、太子參小作坊,與柘榮的電商建立合作關系等。黃柏鄉鄉長章清苗對同學們提出的建議一一回複并評價,期待在未來發展中,鄉村經濟建設能夠取得更好發展。
本次深入黃柏,探尋鄉村振興奧秘,隊員們領略了當地風土人情,體會團隊協作精神,同學們紛紛意識到了書本上的知識是具有局限性的,隻有實地考察,深入調研,才能真正發揮知識的力量。同時,本次社會實踐調研,增強了團隊成員奉獻自我,服務祖國的意識,深化對廣大農村産業發展的認識。後期,隊員們将進一步整合資料,完成一份專題調研報告反饋至黃柏鄉政府,為新時代下的鄉村振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