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新聞資訊
王輝等: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與企業綠色創新——基于環境外部性視角

近日,永利王輝副教授等撰寫的學術論文《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與企業綠色創新——基于環境外部性視角》在《中國工業經濟》2024年第9期刊出。《中國工業經濟》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工業經濟研究所主辦的權威學術期刊。

主要觀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确提出“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闡明綠色技術創新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根本内容和實現路徑。充分發揮市場在激勵綠色技術創新、優化綠色技術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亟待回答“誰來創新”“如何創新”以及“動力何來”等問題。然而,作為綠色創新微觀主體的企業面臨綠色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企業發揮的市場主體作用仍然有限。歸根結底在于綠色創新具有“雙重外部性”,即綠色創新不僅能通過知識溢出對其他主體帶來正外部性,還可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對生态環境形成正外部性,導緻綠色創新的私人回報低于社會回報,從而形成市場失靈,難以支撐其持續的綠色創新活動。因此,完全通過市場力量激勵企業綠色創新難以達到最優水平,仍需要政府和公共科研機構等部門的壓力和激勵。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強化企業綠色創新内生動能的驅動機制尤為重要。

文章從“雙重外部性”的視角考察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對企業綠色創新的驅動效應,并從綠色“人才池”和“知識池” 維度研究影響機制。同時,還基于不同的合作主導模式、綠色技術研發領域及企業綠色研發基礎,探讨公共科研機構介入企業綠色研發對企業綠色創新的差異性影響。研究發現:第一,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對企業綠色創新水平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對面臨環境外部性大的企業,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對綠色創新的提升效應更顯著,而知識溢出外部性并未對二者關系産生顯著影響。驗證了環境正外部性是驅動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進而影響企業綠色創新的關鍵因素。第二,機制分析表明,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能通過綠色“人才池”和“知識池”機制,促進企業綠色創新。上述兩類機制均對面臨環境外部性大的企業更顯著,再次驗證環境正外部性的關鍵驅動作用。第三,異質性分析發現,在綠色技術重點領域、企業主導型研發合作模式以及具備綠色創新基礎的企業中,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的綠色創新驅動效應更為明顯。此外,進一步分析表明,公共科研機構綠色研發介入能提升企業綠色創新質量,拓寬綠色創新邊界,且綠色研發合作強度越高,綠色創新驅動效應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