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利謝裡教授、博士生孔淳合作撰寫的學術論文《自然壟斷産業分享定價研究進展》在《經濟學動态》2024年第11期刊發。《經濟學動态》由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倡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經濟學動态》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确定為重點支持建設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專業類期刊,并進入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目錄。

主要觀點
在電信、電力、郵政、天然氣、鐵路等自然壟斷産業中,具有網絡特征架構的瓶頸設施是連接産業鍊上下遊的載體,過高的瓶頸設施投資成本和市場準入管制催生出了具有垂直一體化結構的壟斷企業。這些壟斷企業可通過限制網絡瓶頸設施的開放,以阻礙潛在競争者進入市場。然而,随着全球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化,許多國家将自然壟斷産業中垂直一體化結構的壟斷企業進行拆分,并讓在位企業向新進入企業和消費者分享網絡架構特征的瓶頸設施使用權,使新進入的企業能參與市場競争以及消費者能獲取最終産品,與此同時,這些新進入企業和消費者則需向在位企業支付分享價格,以回收瓶頸設施的投資成本。
合理的分享定價有助于促進市場競争,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市場效率。本文依據分享定價目标,從分享定價的意義和内涵出發,梳理了拉姆齊定價、有效成分定價、平均成本定價及增量成本定價等分享定價策略,并闡述了分享定價管制與放松管制之間的争論緣由,以及成本、價格差額和價格上限等分享定價管制策略,進而從市場競争、瓶頸設施投資、普遍服務和最終産品定價等方面闡述了分享定價産生的效應。最後,結合将該領域的已有研究成果與必要現實需求,展望了未來可深入探索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