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永利概況
經生經世之湖大經濟學人: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樊弘

樊弘2.jpg

樊 弘(1900-1988.4.18)四川省江津縣人,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産黨員。

1900年,樊弘出生于重慶江津縣朱沱鎮,19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正值在帝國主義侵略之下,國家處在被瓜分的邊緣,我們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五四”運動中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全國革命運動的中心,樊弘一個熱血青年,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立刻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北大學生運動之中。他還是學生運動中的積極分子,是北京大學學生自治會的幹事。樊弘在北大英文系讀了一年之後,他對研究政治産生濃厚興趣,即轉入政治系學習。北大的政治系以周鲠生為主任教授,主要學習國際政治,樊弘是刻苦讀書之人,加之英文也有了一些功底,于是在周教授的指導下,遍讀名人著作。兩年後,即1925年發表第一部長達200餘頁專著《勞動立法原理》。此書是中國勞動法方面最早著作之一。與此同時樊弘還受到胡适的青睐。北大的畢業生雖多,但是能得到胡适欣賞的并不多。胡适先生對他很賞識,二人也多有交往,樊弘對胡适非常尊重,視為導師。胡适非常願意幫助樊弘,并推薦他去英國做研究,招考工作是由清華大學陳岱孫教授負責。樊弘多年以來一直很想出國深造,但苦于沒有經費不能成行。聽此消息,喜出望外,當天便抱着自己一疊著作,去陳岱孫教授處報考了。不久,經陳岱孫教授審查合格,樊弘被批準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1937年樊弘來到英國劍橋大學,當時英國仍然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而劍橋大學在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裡有著名的劍橋學派創始人馬歇爾及他的學生庇古·羅伯遜,還有凱恩斯和後來成為劍橋學派實際領袖的羅賓遜夫人等人。凱恩斯等主持的每周一次的經濟學世界講壇,人稱“劍橋學術圈”,開展經濟學學術讨論。各國經濟學家們群英荟萃,在讨論會上各抒己見。

樊弘的導師道布先生以研究資本主義經濟規律聞名于世,對馬克思的《資本論》很有研究,還曾是一名英國共産黨員。與凱恩斯齊名的羅賓遜夫人後來也成了著名的“左派”,曾經提出“向馬克思學習”的口号。樊弘和她有很好的私交,20世紀50年代初,在樊弘的邀請下,羅賓遜夫人初訪中國,由樊弘接待。在經濟學名家雲集的劍橋大學,他開始了學習和研究工作。在導師道布教授的指導下,他深入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凱恩斯兩年前剛剛發表的《就業、利息和貨币通論》這兩部經濟學上的權威著作,并選定《評馬克思和凱恩斯的資本積蓄、貨币和利息的理論》作為自己的論文題目。這在經濟學上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對一個中國學生來講,要完成這樣的論文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當時樊弘的一位英國同學曾好意對他說:“我是劍橋經濟系本科畢業,又讀了兩年研究院,我是絕對做不出這樣題目的論文的。”他想勸樊弘另選題目。但樊弘決心已定,沒有動搖,繼續潛心研究。

一年半之後,論文完成了,放在道布教授的面前。誰知道布教授看了之後,認為不成功,甚至勸他放棄這個題目。兩年的學習時間已過了大半,樊弘心中仍想繼續完成這個題目,但手中的錢已所剩不多了。繼續下去,生活也将陷入困境。在此關鍵時刻,在一位四川籍的同學接濟和鼔勵下,樊弘堅定了自己完成這個題目的信心,重新做研究,重新寫論文。在不斷的研究之中,他終于發現馬克思的經濟學說與凱恩斯的經濟學說的不同之處,認為凱恩斯知道的馬克思都知道,而馬克思已經知道的凱恩斯卻并不知道。在新的論文中,他主要用馬克思的經濟觀點去揭示凱恩斯經濟學說的缺陷與不足,并對凱恩斯的觀點和理論有所批判,認為他對馬克思的經濟學說進行了有意無意的歪曲。這樣他改寫的論文便有了新意。他為了争取時間,每天早上吃過早餐之後,便去劍橋大學圖書館,專心寫作,深夜才回家。如此埋頭苦寫三個月之後,論文又放在了道布教授的面前。一開始,道布教授以懷疑的眼光來閱讀,待到看完時不禁拍案叫絕,認為是難得的好文章。對如日中天的凱恩斯經濟理論進行批判談何容易,道布教授馬上通知系裡,讓其他教授一同來審閱,閱過之後大家都說好。劍橋的教授們素以治學嚴謹著稱,難得有研究生的學術論文為他們所稱道。道布教授将此文推薦給著名的經濟學術雜志《經濟研究評論》發表。不久樊弘就接到雜志主編的來信,說他認真閱讀了樊弘的文章,認為是一篇很好的學術論文,同意發表,并說雜志是季刊,且下期準備發表的四篇文章已經排定,但因樊弘的文章很有學術新意,就決定将一篇原定的文章撤掉,換上他的文章。樊弘受到劍橋大學經濟系教授們的一緻好評,與許多教授、同學結下了友誼,其中包括羅賓遜夫人。樊弘的這篇論文發表以後,對當時的經濟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其後有許多劍橋學者也開始認真研究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凱恩斯看了樊弘批判他的《通論》文章,沒有提出任何異議。這篇文章有它的曆史定位,1968年被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的《馬克思和現代經濟學》所收錄。樊弘教授是一個踏踏實實做學問的人,十餘年潛心研究經濟學,終于獲得了成功。自此樊弘成為了一名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教授。

1926年,他任北京《國民公報》、《中央晚報》編輯記者,因撰寫了揭露奉系軍閥的文章被捕入獄。1948年3月29日,既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念日,也是華北學聯成立的日子,北大學生會決定在北大舉行紀念大會。樊弘、許德珩、袁翰青三位教授在位于沙灘的紅樓北大民主廣場上,做救國救民的演講,慷慨激昂,振臂高呼,台下群情振奮,成千上萬的學生們鼓掌叫好,一呼萬應。許多青年學生受了他們的影響走上革命之路,樊弘與許德衍、袁翰青三位教授,還被青年進步學生們稱贊為“民主三教授”。1949年,在北京飯店受毛澤東、周恩來等接見,同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與毛澤東、周恩來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的顯赫人物中,就有著名的經濟學家樊弘。195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是北京大學第一位由中共中央直接批準入黨的教授。一九四九年後先後任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系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經濟學系主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第六屆中央委員,第七屆中央委員會顧問,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名譽理事、北京市經濟學總會理事等職務。

樊弘.jpg


樊弘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對馬克思、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均有精深的研究。他一生發表專著十餘本,論文100餘篇,涉獵經濟學的諸多領域,以及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而且,他的學術論文大多是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作為一個教育家,他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育,許多學生受他影響走上進步之路。他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鼔勵學生發表文章,他的一些學生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樊弘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就發表了第一部專著《勞動立法原理》,其後主要著作有:《社會調查方法》、《工資理論之發展》、《進步與貧困》、《現代貨币學說》、《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币的一般理論批判》、《凱恩斯的整個就業理論的崩潰》等。30年代撰寫的《關于馬克思與恩斯資本積累、利息率和貨币理論的比較感覺人》。1952年曾作為中國經濟學家代表之一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經濟會議。樊弘長期從事凱恩斯經濟學說研究,治學方法上注重比較法研究,是我國較早應用比較法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西方經濟理論的學者之一。

樊弘年譜1921年由北京大學預科考入本科英語系,兩年之後轉入政治系。1925年畢業。1924至1926年任北平《國民公報》編輯。1927年在北平社會調查所任編輯兼秘書。1928年至1931年在上海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34年至1937年任河北省立發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講授經濟學原理和社會調查。1937年赴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院進修,1939年至1945年間,先後任77779193永利經濟學系教授、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上海複旦大學經濟學系主任。1946年起任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直至1988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