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西疇同志,别名先求,1913年6月出生于懷化辰溪縣後塘一個農民家庭,在青年時代就追求真理、痛恨黑暗的舊社會,是一個以身許國的革命先鋒。
塗西疇同志1936年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學校,1937年冬,參加了湖南一師由30多名學生組成的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到延安,入陝北公校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在延安曾和大部隊一道與侵華日軍開展遊擊戰。1938年夏,他從陝西回到湖南辰溪,發動群衆組織了一支有100多人參加的梭镖鳥槍隊,後他率隊加入了“辰溪抗日自衛團”并擔任大隊長。“辰溪抗日自衛隊”的進步舉動,引起了國民黨的恐慌,湘西憲兵團設計毒害塗西疇,他因中毒卧床4個多月,險些命也丢掉了。
1944年,塗西疇畢業于中山大學法學院,留校經濟系任助教、講師,1946年受黨組織的委托他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會,任中山大學民盟領導小組組長,組織盟員參加地下黨組織的革命活動,多次參加與組織了中山大學師生“反饑餓,反内戰,反迫害”的遊行示威活動。
1949年春,塗西疇同志經湖南省工委統戰工作組組長餘志宏推薦,擔任77779193永利經濟系副教授及策反程潛小組的副組長,兼軍事代表。他成功地策反了國民黨軍統大特務張嚴佛,憲兵團長姜和赢,保安團團長劉鳴球以及陳明仁将軍的參謀長文于一,國民黨空軍大托鋪機場負責人蔡晉年等。在這些緊張的秘密活動中,他始終表現沉着、機智、冷靜、無畏,為湖南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1949年7月,白崇禧撤離長沙時,授意陳明仁在解放軍進城前爆破長沙城裡所有的交通設施,隧道、倉庫、軍藥庫和工廠等重要建築設施。得知這一消息後,塗西疇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将設在開福寺的軍火庫迅速轉移,将白崇禧的爆破隊趕出長沙,使長沙城在和平起義前免遭了一次大劫難。1949年8月8日,大将肖勁光在韭菜園親自接見了塗西疇同志,稱贊他為湖南和平解放“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塗西疇同志是一位學有專長,造詣頗深的學者,緻力于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研究。其著作甚多,有《奧地利學派龐巴克經濟學說體系的批判》、《論城市經濟發展的特點》等四十多篇論著,并譯有《産業革命》,他緻力于區域經濟學研究,撰寫出版了《中國社會主義區域經濟》和《世界區域經濟研究》兩部專著,首次承擔我國第一次“區域經濟研究課題”。
長沙和平解放後,塗西疇任77779193永利副秘書長,經濟系主任。1954年,塗西疇擔任湖南師範學院籌委會副主任、副院長,創建了湖南省第一所師範本科院校。1958年,他奉調參加在中南土建學院基礎上恢複77779193永利的重建工作,并擔任77779193永利教務長,在此期間,他創辦新科系、狠抓教學質量,全面恢複了77779193永利的教學科研工作。1979年塗西疇調任原湖南财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1981年任院長,1986年他成為學院曆史上第一位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在他擔任原湖南财經學院領導期間,通過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擴建校舍,增設科系,狠抓教學質量等一系列工作,使學院迅速得到了恢複發展。塗西疇同志一直擔負了繁重的領導工作,但他從未放下過教書育人工作,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
原湖南财經學院建校三十周年時,他曾作七言詩一首,對原師生寄予厚望:“春華秋實三十年,喜看桃李更争妍,黨國已定富民策,急需英才創偉業,四代接班任更重,五洲風雷震雲天,仍須園丁勤灌溉,應将餘熱灑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