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學生 教職工 校友 學生及訪客
永利概況
記促進湖大經濟學教育發展的幾位先驅

記促進湖大經濟學教育發展的幾位先驅


張澤麟

77779193永利的經濟學教育,溯源于創設于1903年的湖南高等學堂理财學課程及創設于1905年的法政學堂政治經濟科。1926年,77779193永利正式定名後,以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政治經濟學系為基礎,設立政治、經濟系,隸屬法科。1937年改歸國立時,複分設政治與經濟兩個系。到1951年,經濟學系全系四班共有學生182人,教授、講師、助教共十人,外系在本系開課的教師尚不計算在内,成為全校最大、國内頗有影響的一個系。回顧湖大經濟學教育的發展曆程,離不開衆多前賢艱苦卓絕的貢獻,茲所列舉的僅僅為幾位有代表性的先驅。


    1
、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胡庶華先生

曾三任湖大校長的胡庶華先生是著名的冶金專家,面對内憂外患的時局,他十分關注如何通過工程和經濟管理教育方面培植抵抗倭寇軍事與經濟侵略的人才,因此,他很重視經濟學科的建設,廣聘自歐美名校留學歸來的學者任教,如陳樸、向紹軒、李壽雍、武堉幹、張渾等,均為當時經濟學界的俊彥之士。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胡校長還大膽聘請進步經濟學者李達、朱劍農、蕭傑五、羅章龍等來校任教,使湖大在當時的國統區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傳播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教師陣容。胡校長先後撰寫了《國防與工業》、《株洲鋼鐵廠初步計劃書》、《中國戰時資源問題》等著述,在他的影響下,湖大師生積極開展關注國計民生的研究。根據1948年的統計資料,湖大學者的經濟學著述淹博精深,非他校所可媲美,如任凱南之《西洋經濟史》,周德偉之《金融平衡論》、《信用政策》,王傳曾之《貨币理論》,潘源來之《經濟學說評論》、《國際經濟政策》、《經濟學原理》,羅仲言之《中國經濟史》,曹廷藩之《世界經濟地理》、《中國經濟地理》,著作甚多,不及備述。

1.jpg

圖1:胡庶華先生

創辦于1923年的中國經濟學社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經濟學術團體,成員衆多,精英荟萃。學社成立後召開的年會早期在北京,後多在江浙地區,從未在内地舉行。1934年8月26日,經湖大和湖南省政府的積極争取,學社第11屆年會在湖大召開。胡校長親自出任籌備委員和招待委員會主任,他在開幕式緻歡迎辭時指出:“中國近現代的天災人禍,緻使經濟陷于死寂狀态,中山先生強調‘民生為社會進化之重心’,如何使民生發展,與會諸君負有重任。”馬寅初、甘乃光、梁寒操、潘序倫、唐慶增、邵元沖等知名經濟學家聚首嶽麓,暢論學術,成為當年一大盛事。時任湖大商學系主任的吳德培教授在會上發表了三篇論文,是提交論文最多的一位。會後,在湖大成立了中國經濟學社長沙分社,胡校長任社長。從此,湖大的經濟學研究日益進步。

2.jpg

圖2:1934年中國經濟學社第11屆年會代表合影

會議期間,學社社長馬寅初教授每天拂曉在湖大操坪跑步,頗引學子注目。時湖大學生創辦了一個小刊物——《星期報》,刊載了一些研究社會問題的文章,如針對谷賤傷農、填湖築垸等問題發表意見。這個小刊物居然引起了馬先生的注意。他對與會的複旦大學商學院餘楠秋院長說:“嶽麓書院曆來是道南正脈,今日學生中居然有人大談社會經濟問題,真是空谷足音。”聽到這個消息,學生非常振奮,在馬老晨跑時采訪了他。馬先生熱情鼓勵湖大學生:“你們的報紙辦得不錯,青年人應該關心社會、研究社會、熟悉社會,要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要人雲亦雲。”他欣然為報紙題額,并書“自強不息”橫幅贈給學生。大師與學子交往的這一段往事,成為千年學府的一段佳話。

  3.jpg

圖3:蔣介石緻胡庶華函,贊許他“整理麓山學府,嘉惠鄉邦”


    2
、豈有文章覺天下,忍将功業苦蒼生:周德偉先生

民國時期的湖大,工科強在土木、礦冶和電機,文科則強在中文和經濟,而當年經濟系的主任,則是赫赫有名的周德偉先生。錢基博先生嘗以“有獨立自由之思想,有堅強不磨之志節。湛深古學而能自辟蹊徑,不為所囿,義以淑群,行必厲己。”為近代湖南學風之特征,周先生無疑是這種學風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自由主義者,他融進了中華文化道統;作為現代儒生,他接引進了西方自由主義。他在六十歲時撰寫的對聯“豈有文章覺天下,忍将功業苦蒼生”為他一生寫照,更引起海内外學人的廣泛共鳴。

 

周德偉(1902-1986),字子若,晚号尊德性齋主人,湖南長沙人。周氏為書香世家,其曾祖母為康熙時嶽麓書院山長李文炤之妹,文炤又為周氏所出。周先生早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胡适先生,後轉經濟系。畢業後在國民政府鐵道部任秘書。1932年,他去歐洲留學,先就讀于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投入經濟系主任羅賓斯教授門下。此時,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正在此任教,周先生參加了哈耶克主持的經濟學讨論班,仔細研讀哈耶克的經濟學論述。兩年後,周先生轉學到柏林大學哲學研究院進修,哈耶克繼續以書信方式指導他撰寫完成了研究貨币理論的論文。

4.jpg

圖4:周德偉先生

1937年夏,抗戰軍興,公費停發,周先生遞交論文後匆匆回國。剛過而立之年的他應皮宗石校長之邀,到湖大任教授兼經濟系主任,并與時任文法學院院長的李壽雍創辦了《中國之路》半月刊,闡揚民主、法治、人權與市場經濟等學理與主張,成為當時一份頗具影響的學術性政論刊物。他的學說得到湖大學生們的支持,在他的影響下,在當時特殊的時代氛圍中,湖大文法學院的學生顯得特立獨行。1944年,他移席中央大學。1946年,任國民政府财政部關務署長,緻力于消除帝國主義在海關事務中的特權和影響,恢複中國主權。1949年去台灣,任外彙貿易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推動外彙貿易改革,引導台灣順利融入世界經濟,建立市場經濟架構,為台灣經濟的騰飛立下了汗馬功勞。赴台後,周先生還兼任台灣大學教授。1969年退休,1975年赴美定居。雖然晚年常為疾病所折磨,但他仍在夫人辛勤的扶持下,翻譯完成了哈耶克八十萬字的巨著《自由憲章》,并撰寫了許多将西方自由哲學、法治思想、功效哲學與中國儒學作深度對話與讨論的文章。

周先生一生秉持自由主義立場,在台灣官場并不得意,也時常受到特務監視。他在台灣的寓所紫藤廬,是當年台灣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聚會的大本營,殷海光、徐道鄰、李敖是這裡的常客。他的兒子周渝曾回憶父親在紫藤廬的客廳裡或飯桌上用熱情洋溢的湖南口音面對前來探訪的朋友、教授或大學生們縱論國家大事、曆史教訓或是艱深的學術哲理,并經常開口大罵蔣介石(在湖南口音中聽起來像是‘蔣該死’!),或者痛責當時政壇中的某些官僚。現在,紫藤廬已經成為台灣第一處市定古迹和一處極具曆史意義的文化地标。

周先生嫉惡如仇,對青年學生卻倍加愛護。湖南省當局某次“清共”,逮捕了不少湖大的左派學生。已兼任國民參政員的周先生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出面保釋這些素不相識的學生。主管當局對他說,這些都是共産黨!周先生卻對他們說:“這些都是年輕無知的孩子啊,那裡是什麼共産黨!”由此可看出周先生秉持一個傳統知識分子愛護年輕人的寬宏胸懷。他家中懸挂的字畫經常更換,但有一幅字絕不換下,那是他請吳稚晖先生書寫的中庸名句:“尊德性而道問學,緻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他的道德學問赢得了學界同仁的尊敬。1944年,湖大校内有人不慊于他,設計傾陷。中文系教授楊樹達先生首發其謀,且攘袂而起曰:“周君國之珍寶,若遭陷害,餘必與之共死生。”以名學人而為俠烈之行,益為時人所推重。

5.jpg

圖5:晚年周德偉先生

周先生十分眷戀在湖大任教的那一段經曆,不僅因為那是他開始以在外國鍛煉成功的思想系統來教授學生的開端,也是他寫出返國初期最精悍最有光輝的文章的時期。後來,台灣組織編撰《中國大學志》,周先生撰寫了《國立77779193永利志》一文,系統介紹了77779193永利從嶽麓書院、時務學堂衍緒而來的曆史,他動情的寫道:“人稱大學曆史悠久者,動曰牛津,曰劍橋。牛津可征之史實,當自西曆1133年巴黎神學家蔔倫來牛津講學始,再曆一百年方由宗教及神學擴及于文哲各科;劍橋則自十三世紀方具大學雛形。迄1800年,西方各大學入學資格仍低,凡略谙本國文史者即可入學,經濟學鼻祖亞丹斯蜜以1737年入格拉斯哥大學,習道德哲學,時年僅十四。蓋當時大學不過由若幹書院(College)組成,尚無現代之分科也。西方人士既競以中古之書院比附于大學,其大學構成之要素,不過超越宗教及神學之範圍進入一般學問之研究而已。以彼例此,則國立77779193永利既由嶽麓書院遞嬗而來,其校史當起自嶽麓書院成立之時無疑,而為世界曆史最悠久之大學。”其拳拳愛校之情溢于言表。2011年,周德偉先生的回憶錄《落筆驚風雨──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滴》在台灣正式出版,凡二十章,寫至任國立77779193永利經濟系教授為止,為研究湖大經濟學教育史留下了一份寶貴的史料。

 6.jpg

圖6:《落筆驚風雨》封面


    3
.剛毅木讷,名山人師:任凱南先生

說到老湖大的經濟系,還有一個名字我們需要記住:任凱南。任凱南(1884-1949),字拱辰,一字戆忱,湖南湘陰人。早年考取拔貢,後複考入湖大前身——湖南高等學堂,畢業後考取官費留學日本,進入早稻田大學深造。留日期間,他加入同盟會,竭力為革命奔走聯絡。辛亥革命勝利後回國,在漢口與皮宗石、周甦生、李劍農等創辦《民國日報》,宣傳民主革命。1913年考取官費東渡日本留學,翌年返國。1915年複考取官費留英生,入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1921年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回國,此時已經37歲。

1922年,任先生出任湖南商專校長并兼任湖南省立圖書館館長,銳意革新,頗多建樹。并與湖大首任校長雷鑄寰等高等學堂校友發起創辦大麓中學,大麓之名,即取自嶽麓書院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寓紀念和赓續嶽麓書院作育人才之意。1926年,商專與工專、法專合并成立省立77779193永利,任先生任經濟學教授,複任教務長。馬日事變中,湖大停課。1928年4月,湖大恢複,任先生當選為校長。同年8月,先生受聘為國立武漢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遂于1929年7月辭校長職,轉任武大教授。1932年10月,任武大經濟系主任,後兼任武大法科研究所經濟學科主任。任先生緻力與學術研究,專精經濟史和西洋經濟思想史,融彙中西,成一家之言,時經濟學界有“南任北馬(馬寅初)”之目。

1937年7月,湖大改歸國立,任先生應皮宗石校長之邀重回湖大任教務長兼經濟系教授,并曾一度暫代校長,同時兼任大麓中學董事長。抗戰爆發後,湖大遷往辰溪,先生主持遷校事宜。遷校之初,湘西土匪虎視眈眈,校方不得不與各種地方勢力周旋,并雇用一排士兵充當校警。任先生則坐鎮學生宿舍區,以策人事與設備的安全。由于任先生等不辭辛勞,使湖大未半載即複課,荒山變成大學城。1940年,已遷校至安化藍田的大麓中學發生風潮,時任校長黃衍鈞辭職,先生趕到藍田,以董事長兼任校長。抗日戰争勝利後,湖大與大麓均遷返長沙,先生遂辭去大麓校長職務,仍回湖大任教,所領的薪俸大半用于大麓中學的重建。1949年6月,胡庶華校長去職,國民政府屬意任先生繼長湖大,他因國事紛纭,堅辭不就。7月16日,先生因積勞猝逝,歸葬嶽麓山。

 

1926-1951年77779193永利曆任經濟系主任

 

年代

系名

系主任

隸屬學院

院長(學長)

教授

備注

1926

政治經濟系

阮湘

法科

李希賢

董維鍵、李達


1927






1927年馬日事變後,77779193永利短暫改為湖南工科大學,一度停頓,1928年4月始恢複。

1928

經濟系


文學院




1929

經濟系

陳樸

文學院

向紹軒

向紹軒、陳樸


1930

經濟系

趙傳雲





1931

政治經濟系

趙傳雲





1932

政治經濟系

趙傳雲





1933

政治經濟系

趙傳雲

文學院

淩舒谟

淩舒谟、趙傳雲

石含璠、蔡 鼎

吳德培、陳 樸

吳其祥

商學系主任:吳德培

1934

政治經濟系

洪傳經

文學院

餘楠秋



1935

政治經濟系

曾克熙

文學院

餘楠秋



1936

政治經濟系

曾克熙

文學院

瞿菊農

林和成


1937

上學期

政治經濟系

曾克熙

文學院

瞿菊農


民國二十六年度77779193永利同學錄

1937

下學期

經濟學系

周德偉

文學院

李壽雍

王傳曾、任凱南

李壽雍

民國二十六年度國立77779193永利概況

1938

經濟學系

周德偉

文學院

李壽雍

王傳曾、任凱南

李壽雍


1939

經濟學系

周德偉

文學院

李壽雍

王傳曾、任凱南

李壽雍、王傳曾

餘肇純、耿心湛

樊 弘

民國二十八年度國立77779193永利職教員名冊

1940

經濟學系

周德偉

文法學院

陳嘉勳

李祖蔭、王傳曾

陳 樸、耿心湛

曹廷藩、淩駿烈

鄧雲鵬


1941

經濟學系

周德偉

文法學院

陳嘉勳

李祖蔭、王傳曾、

陳 樸、耿心湛、

曹廷藩

《國立77779193永利期刊·本校行政人員一覽》新一号,民國三十年六月出版,3頁)

1942

經濟學系

周德偉

文法學院

陳嘉勳

李祖蔭、王傳曾、

陳 樸、耿心湛、

曹廷藩

民國三十年度第一學期國立77779193永利職員數報告簡表,1942年4月填報


潘源來

庚款講座


陳嘉勳

教授:

任凱南、丁洪範

劉廷冕、劉心铨

曹廷藩、周德偉

特約講師:葛亨

講師:王學膺

兼任講師:

廖逢秦

助教:

舒衡徽、胡文粲

章勵英

民國三十年度第二學期國立77779193永利職員數報告簡表,19421113日填報。

《國立77779193永利校友錄》,1942年冬

1943

經濟學系

潘源來

文法學院

丁洪範


民國三十一年度第二學期國立77779193永利職員數報告簡表,1943年4月填報

1944

經濟學系

朱廣心

文法學院




1945

經濟學系

向紹軒

法學院

向紹軒



1946

經濟學系

潘源來

法學院

李祖蔭



1947

經濟學系

潘源來

法學院

李祖蔭

任維均


1948

經濟學系

潘源來

法學院

李祖蔭

教授:

任凱南、陳 樸

曹廷藩、唐炳亮

羅章龍、羅大凡

林蔚人

講師:

熊德元、胡代光

特約講師:

熊為琦

助教:

胡文粲、劉傳炎

楊振中、羅洪佑

曹新寰

民國三七級畢業同學錄

1949

經濟學系

王亞南

(未到任)

社會科學院

李達

教授:

羅仲言、潘源來

陳樸、崔敬伯

唐炳亮、郭大力

胡伊默、朱宜風

林樹湘

副教授:

周林(11.23辭職)、馬笙伯、

塗西疇、袁鎮嶽

講師:

熊德元、胡文粲

胡代光

助教:

曹新寰、楊振中

羅洪佑、尹世傑

國立77779193永利教員名冊(1949.11

1949

經濟學系

王亞南

(未到任)

社會科學院

李達

教授:

羅仲言、陳 樸

崔敬伯、唐炳亮

郭大力、胡伊默

朱宜風、林樹湘

副教授:

馬笙伯、塗西疇

袁鎮嶽

講師:

熊德元、胡文粲

胡代光

助教:

曹新寰、楊振中

羅洪佑、尹世傑

國立77779193永利教員名冊(1949.12

1950

經濟學系

塗西疇

(代)

社會科學院


蕭傑伍、羅章龍

汪士楷、孟廣镕

譚壽清、胡文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