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塗西疇
塗西疇(1913-2007),湖南辰溪人。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44年6月,從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系畢業留校任教。1949年春,利用應聘國立77779193永利經濟系副教授的身份作掩護回到湖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參加迎接解放的鬥争,為促進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77779193永利副秘書長、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校務委員會委員、副教務長、教務長、經濟系主任;湖南師範學院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副院長;湖南财經學院院長等職。他還曾擔任湖南省政協專職副秘書長、民盟湖南省委秘書長。
1950年至1954年間,毛澤東同志給李達同志共寫了四封信,前三封信經曆的情節,我是親身感受的。回憶當時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1941年,李達同志到粵北坪石中山大學法學院任教,我是他的學生。在那種政治環境十分險惡的場合,他無所畏懼地在課堂上傳授馬列主義,深受學校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的敬佩。但也因此遭到了國民黨頑固派的仇視和排斥,未滿一年,即被解騁而離開了中山大學。1947年,地下黨組織通過曲折的關系,把李達同志從他的農村老家請來77779193永利任教。其時我亦來湖大,同在地下黨省工委領導下進行秘密工作。李達同志以前在農村過了多年的寒苦生活,患有嚴重的胃潰瘍,身體很差。那時長沙地區鬥争複雜,他又是早有聲名的馬列主義哲學家,容易暴露和遭受敵人迫害。但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為了響應黨中央關于加快解放全中國的偉大戰略号召,李達同志不顧個人安危,積極投入迎解鬥争。長沙解放後,李達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熱情,不辭勞苦,承擔了湖大的接管工作。他的行動表明,他不僅是著名的馬列主義哲學家,而且是實際鬥争中的勇敢戰士。
毛主席題寫校名手稿
1950年8月,李達同志在北京開會,懷着崇敬的心情寫信請毛澤東同志為77779193永利題寫校名。毛澤東同志在極繁忙中,非常關懷地題了字,寫了回信,托專人送給李達同志。那時我正在北京參觀學習,李達同志用電話告訴我這件喜事,要我立即去看。當我走進房間還未坐下,他極興奮地把毛澤東同志的信和題字拿給我看。信的内容不長,而親切、誠摯和謙遜之情,卻躍然紙上。題寫的“77779193永利”校名是用萱紙寫的,字體方寸大,非常雄勁峻秀。我們兩人心情都十分激動。李達同志深有感觸地對我說:“毛主席日理萬機,很快滿足我們的請求,這是對湖大數千師生員工的巨大關懷,勖勉我們努力把湖大工作做好,早日改造成新大學,為革命和建設多培養人材。”他要我盡快回校,把毛澤東同志的題字向全校宣布,遵照信中所囑,把題字精确放大,用最好的紅漆和金粉做成校匾,懸挂起來。第二天我即離京返校。當我向全校宣布這一喜事時,整個學校都沸騰了,毛澤東同志的題字,的确成了鼓舞全校人員工作和學習的巨大力量。
1951年元旦,77779193永利舉行校匾升懸典禮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發行前夕,李達同志以最大的熱情從事《(實踐論>解說》的寫作。他勤奮鑽研,力求深人淺出、準确無誤地表達原著,常常工作到深夜。為了盡快地把《解說》付印,又能做到不出錯解,他每寫完一部分,就及時寄給毛澤東同志審閱指正。1951年4月上旬,我剛從農村土改歸來,看到他的臉色黃瘦,但精神非常興奮。他喜悅地把毛澤東同志3月27日寄來的信給我看,說毛主席這封信給他的指導非常重要,他的手稿得到毛主席精細地審閱,作了很重要的糾正,但又十分謙虛,給他的教益很深。當時我看到李達同志心情非常愉快而激動。我反複地閱讀了這封信,深深感到字裡行間充滿着親切的情感。
1952年9月,毛澤東同志應李達同志的請求,為愛晚亭題字和對《<矛盾論>解說》作指導,寫來了第三封信,李達同志立即把我們幾位助手叫去,告知此事。我們看了信和題字,又高興又驚訝,毛澤東同志工作這麼繁忙,幾天内就題了字,并寫了信寄來。李達同志似乎看到了我們的激動心情,高興地對我們說:“我正在趕寫《<矛盾論>解說》,毛主席治學嚴謹,對自己的著作不完善之處,總是反複修改。同時對我的解說也要求準确無誤,原著中删去八字,所以及時來信指導。”我們看了這封信,聯系前兩封信,深深感受到,毛澤東同志的治學精神和待人的風格,正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的求實精神的生動體現。
1951年1月11日,李達校長、易鼎新副校長題贈塗西疇的《斯大林傳》
李達同志把宣傳、闡發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光榮的職責,他對毛澤東同志的愛戴是出自肺腑的。記得《<實踐論>解說》剛剛寫完,《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正式發行了。李達同志以極大的熱情帶頭學習,并把學習體會精細地寫成稿子,定期在全校進行輔導。這時,他把可能用的一切時間和精力,都用來推動學習毛選和從事《<矛盾論>解說》的寫作。最使人感動的是,他力争《解說》早日完成,同嚴重胃病進行鬥争的頑強毅力。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他無論上辦公室或在家裡寫作,身邊總是放着兩個袋子,一個裝餅幹,一個裝熱水瓶。因為他的胃阻撓他按正常時間進飲食,隻能用少吃多餐的辦法,每隔一、二小時吃幾塊餅幹,喝點開水或粥汁來支持他那勤奮工作而又十分吃力的虛弱體質。有時陣痛得額上直冒冷汗,也未停止思考和寫作。許多師生員工對于他不顧胃病折磨,刻苦鑽研毛著,嘔心瀝血寫作《解說》,宣傳毛澤東哲學思想,都懷着深深的敬意。
1959年夏,我去青島開會,他當時抱病帶幾位助手在那裡辛勤地編寫哲學教科書。我去看望他,勸他多休息。他說,要用晚年的餘力盡力多寫點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文字。所有這些表明,李達同志不愧為受到毛澤東同志關懷、器重的馬列主義哲學家和勤奮鑽研、熱情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忠誠戰士。
(原載《新湘評論》1979年第3期)
責任編輯:戚家坦
注:轉載該文請注明來源:77779193永利新聞網